基于热储法在地热资源评价中的应用--以重庆巴南区地热田为例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pfl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热水资源评价一直是重庆市地热水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中的难点和重点,目前尚无普适性的计算方法.本文以重庆市巴南区地热田为例,采用热储法计算其地热资源储存量.首先对巴南区地热田范围进行划分,其次厘定各类计算参数,在此基础上用热储法计算其地热资源储存量(静储量),并对其进行评价,从而得出区内热流体储存总量为85.69×108m3,折成标煤8152万吨,可减排18749.6万吨CO2.可见,巴南区地热资源非常丰富,热储法简便可行,对类似地区的地热资源量的计算具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在地下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进行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如果对水浮力考虑不足,将会引起结构的整体或部分上浮以及构件的破坏,因此地下水的影响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介绍了地下水压力对建筑结构基础设计的影响和结构抗浮问题中的常规对策,并通过两个实际案例分析了天然地基地下室及桩基础地下室抗浮失效的后果、原因及应对措施,同时也对地下室设计中水压力的取值提出了一些建议.
随着地铁、隧道等地下工程及建筑深基坑的不断发展,采用超深地下连续墙的围护形式日渐增加,采用常规高压旋喷桩进行接缝加固补强已不能满足工程质量要求,地下连续墙的接缝止水问题已日显突出.详细阐述了施工深度达60m的大直径高压旋喷桩S-RJP工法的工艺原理、施工工艺、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要点.结合上海、天津临近地铁基坑的工程实例介绍了S-RJP工法的应用情况.
近年来在已建电缆隧道周边进行基坑工程施工的情况不断增加,使电缆隧道受到一定的损伤,影响供电安全.从顶管电缆隧道的接头构造入手,以止水环脱离铜板为临界值推导出隧道的最大允许位移为20mm.进而提出了电缆顶管隧道保护区的范围.以浙江软土地区进行基坑工程出发,分析不同深度、宽度的基坑开挖对下方、侧方土体的影响,根据所提出的最大允许位移得出了合理的保护范围.
随着地下空间开发日益普遍,在既有隧道附近基坑工程越来越多.基坑开挖卸载对隧道变形产生不利影响.通过有限元计算,探讨基坑开挖对侧方及下方不同距离处的隧道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隧道侧方进行基坑开挖时,隧道变形将随着基坑围护结构至隧道外壁距离L的增加而减少,当L小于2D,隧道变形大于3mm,基坑开挖对隧道变形影响较大;在隧道上方开挖时,隧道变形将随着基坑底部至隧道顶部距离H的增加而减少,当H小于1.5
由降雨引起的工程滑坡越来越多,但现有研究多停留在二维空间,与实际的三维空间情况不符,且缺乏不同降雨条件对滑坡-抗滑桩作用体系的影响的相关研究,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以茶阳车站滑坡为例,采用ABAQUS数值分析软件建立了滑坡与抗滑桩相互作用的三维计算模型,基于非饱和土理论,采用流固耦合方式模拟了不同降雨条件下的滑坡-抗滑桩作用体系分布规律.研究表明,降雨入渗后非饱和土有从负压力区到正压力区的转变,
通过对比研究指出,在基坑有限元分析中采用Hard ening-Soil本构模型(硬化土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基坑的变形和支护结构的内力,适用于基坑开挖分析.根据Hardening-Soil本构模型的基本理论及公式,提出了采用三轴试验、固结试验获取Hardening-Soil本构模型参数的方法,并在多个不同工地采取土样,得到了北京地区粘质粉土、粉质粘土、粘土等具有代表性的细粒土Hard ening-So
基坑采用斜抛撑支护时,坑边可采用预留土台或水泥土重力式围护墙作为临时挡土结构.针对工程实例,使用有限无数值分析对坑边的两种处理方法进行了模拟,得到了基坑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值.结果显示,坑边预留土台的挖土方案对基坑变形的控制效果优于坑边采用水泥土重力式围护墙的方案.实际监测结果显示,架设斜抛撑前基坑变形持续增加,但采用坑边预留土台的基坑变形速率较大;采用两种方案的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变形趋势相同;有限元
鉴于有限元计算中等效砂墙法的局限性,如人为修正条件多、计算效率较低等,考虑将塑料排水板的排水效果转化为对土体单元的体积影响,并通过在单元内增加孔隙水压来控制土体单元流入排水板的孔隙水量,因此在计算中就无须为排水板分配有限单元,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结合工程实例进行分析,计算得到了加固区地表及分层沉降、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及地基内孔隙水压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本文的计算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地表长期沉降,
土体在侧限压缩过程中孔隙比e与压力p之间的关系即e-p曲线模型是地基沉降分层总和法分析的基础,因此首先在深入研究土体变形力学机理与工程特点的基础上,考虑土体介质的不连续性特点,采用宏观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建立土体宏观应力与土颗粒骨架微观应力和土体宏观应变与土颗粒骨架微观应变之间的关系.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土颗粒骨架微观应力与应变的线弹性关系和侧限条件下土体宏观压缩变形特征及其宏观变形与土
煤矿开采对地表建(构)筑物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减小了地下开采对地表的影响,但地表移动变形的特征、规律研究还不充分.本文研究了超高水材料长壁充填开采过程中地表的动、静态移动变形特征,并以临沂田庄矿11611工作面为例,通过对充填开采工作面上方布设的全倾向、全走向地表移动观测站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证明了这种充填开采方法能极大减小地表移动变形,并且地表沉降、倾斜、曲率和水平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