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化学修饰针尖观察一氧化碳在Ru(0001)上的吸附结构

来源 :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l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分辨电子能量损失谱和红外吸收光谱表明,低覆盖度的一氧化碳在Ru(0001)上的吸附占据顶位,随覆盖度的增加因CO分子间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发生吸附位的微调。利用化学修饰针尖的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STM)[1],清楚的观察到了一氧化碳在Ru(0001)表面上的吸附位点微调。观察到的一氧化碳吸附重构结构与低能电子衍射(Low Energy Electron Diffraction,LEED)报道结果相符,即在低温下吸附结构由(√3×√3)向(2√3×2√3)转变,并对LEED预测的(2√3×2√3)结构进行了修正。
其他文献
可控制备高质量的碳纳米管是实现碳纳米管实际应用的重要前提.目前,实验上用来大量制备碳纳米管的主要方法是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利用该方法对碳纳米管的合成在过去20年内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最近,清华大学研究组利用CVD方法合成出长度达20cm的单壁碳纳米管,其生长速度达到了80μm/s,并且在cm尺寸的长度上几乎没有缺陷.[1] 这一重要研究进展给碳纳米管的高效制备带来了新的生机,同时,也给人们提出
The wide band gap of boron nitride(BN)materials has been a main bottleneck for their wide applications in electronics.In this work,by means of comprehensive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computations,
会议
Under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method,the structures and nonlinear optical(NLO)properties of Lin @cyclophenacene(n=1~3)species were investigated,where one to three Li atoms are doped over the super-s
本文用完全自洽的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结合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以硫醇为末端的寡聚苯乙炔撑分子异种电极分子结的整流性质,包括分子长度和侧基效应。结果显示,随着分子长度变化,分子结电输运性质呈现非线性变化:当分子长度增加时,电流先降低后升高,而整流比变化趋势则相反。这一现象是由分子长度变化引起的分子本身能级和分子-电极耦合的变化引起的。异种电极分子结的整流行为来源于非对称的分子-电极接触。而这使得体系在正
实验上可以观测到氮化硼单分子层在金属表面的生长情况[1]。不同生长区域的氮化硼纳米片具有不同的方向,相邻区域的边界则有可能存在线型的缺陷[2]。本文从理论上提出了可能存在的缺陷构型,并且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引入的线缺陷对氮化硼薄膜、氮化硼纳米带、单壁氮化硼纳米管的电学和磁学性质的影响。以裸露的硼原子为边界的缺陷型氮化硼纳米带表现出反铁磁半导体性质;以裸露的氮原子为边界的
具有稳定铁磁性和生物相容性的磁性纳米材料在自旋电子学、生物医学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因而一直是磁性材料设计与研究的热点。当前已经发现或者合成的典型单原子层材料,如石墨烯、氮化硼单层、过渡金属氧族化合物等,大部分不具有磁性或者只显示微弱磁性。我们将第一性原理计算与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结构搜索技术相结合,预测出一种新型的氮化铬单原子层材料,该材料可通过外延生长或者从块体CrN材料表面剥离等方式获得。通过
铂基催化剂是燃料电池的关键电极材料。如何提高铂基催化剂的使用效率、催化性能和稳定性是燃料电池发展和实际应用的核心问题之一。铂基材料的催化性能高度依赖于其尺寸大小、结构形状、表面原子排列和电子结构等。在纳米尺度对铂基催化剂进行结构设计和调控,对其催化性能的增强和高效利用极为关键。形状、粒径和成分可控地制备铂基纳米材料是获得新型高效低铂催化剂的有效途径,是当前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之一。在各种铂基纳米材料中
为了满足新一代便携式柔性电子器件的需求,在不牺牲超级电容器的功率密度和循环稳定性的前提下实现其能量密度的大幅提升成为现目前研究的热点[1,2]。在众多纳米结构的材料中,一维纳米阵列材料由于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和优异的电子传输性能,在能量存储中具有重要的应用[3,4]。如何利用简便快速、绿色和经济的方法制备大面积有序的一维纳米材料,已成为国内外半导体纳米材料领域普遍关注的研究热点和难点。最近,我们结合电
Converting of greenhouse gas carbon dioxide using solar energy and water into renewable hydrocarbon fuels by “artificial photosynthesis” is one of the dream-technology which provides a sustainable way
在分子二维组装结构的构建与研究中,对样品退火是获得稳定结构或实现可控诱导结构转变的有效手段。间苯三甲酸分子(trimesic acid, TMA)在Ag(111)上,可形成与在Au(111)上类似的多级蜂巢状结构。对该类结构逐步退火,获得了包括“TMA-mosaic”在内的一系列组装结构。特别地,TMA-mosaic结构是一类典型的多级组装结构,并具有手性,每一单胞包含19个脱质子化的TMA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