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船舶联动控制的三峡船闸坝上锚地设置分析

来源 :中国航海学会内河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武汉航海学会2018年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ba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适应长江干线过坝船舶联动控制方案,三峡船闸下行船舶的临时停泊区已经上移至奉节水域.本文提出了虚拟过闸锚地的概念,将排队论运用于三峡船闸下行船舶的停泊区和锚地设置分析,得出了船舶过闸交通流行为特征,并指出串联排队论可以较好解释联动控制方案下的船舶锚泊行为.
其他文献
随着人工智能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传感器融合、语音识别等各个领域,船舶无人驾驶技术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性进展.目前围绕海船的自主驾驶研究较多,在内河复杂条件下的研究相对较少.武汉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和发展长江经济带的国家战略的重要支点以及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是内河发展无人驾驶船舶的关键.本文就在此背景下,对武汉港发展无人驾驶客渡船进行相应的阐述与分析,并指出了未来无人驾驶所面临的问题及对该
“桑吉”轮事故造成了重大生命财产损失以及海洋环境污染,类似“桑吉”轮的事故假如发生在长江江苏段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本文通过对散装液体危险品船的船体结构以及散装液体危险货物危险性的认识,提出了类“桑吉”轮事故发生在长江江苏段的预防措施,以期降低此类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后果的严重性.
海船在长江抛锚后,有锚绞不起来的现象,常见有三种情况:淤锚、锚钩住水底异物、锚链缠绕球鼻首,解决上述三种情况方法各不相同,本文着重探讨长江下游淤锚现象的预防及处理.
为保障船舶和水上飞机的通航安全,提高水上机场的交通安全和效率,采用模糊——层次评价的方法,建立风险评价模型.通过调查获取各评价指标的风险权重,建立各指标的隶属度函数,从水面通航安全出发对内河水上机场的安全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水上机场的风险等级,为海事及民航部门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为保障内河水上飞机通航安全,规范内河水上飞机通航安全管理,通过对内河水域的通航环境及水上飞机的起降特性分析,选取内河及海上水上机场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影响水上飞机通航安全的主要因素.对比内河与海上水上机场的主因子综合得分情况,结合目前内河水上飞机安全管理现状,提出安全管理建议.
随着航运客观形势的变化,水上运输专业人员逐渐呈下降趋势,加之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和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船舶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相继出台,船员培养与培训工作迫在眉睫.本文就内河船员的培养、培训、考试与适任现状等,剖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本文通过对船舶事故类型的统计分析,构建客(滚)船抗沉性与船舶事故类型之间的权重关系,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理论,建立船舶事故类型权重判断模型,利用模型的推理能力,寻找船舶事故类型中最可能导致客(滚)船沉没发生的致因的链条,从而发现关键的管理控制点,为安全管理提供安全建议,进而科学有效的提高客(滚)船抗沉性.
从船舶登离轮装置的安装及使用安全出发,以《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2008)为研究对象,将船员登离轮装置的装卸以及引航员使用风险作为研究目标.研究结果认为《高处作业分级》能有效减少船员及引航员的风险,并就其推广提出相关建议.
通过一起成功的引航员应急操作案例,分析船员内部通信不严谨所带来的风险,揭示船员培训存在的问题,指出引航员掌握必要的船舶操纵理论和实践经验对应急操作的重要性和引航员有效融入驾驶台团队消除安全隐患的必要性,提出安全建议.
六圩河口是京杭大运河苏北段与长江交汇水域,一个仅4.7公里的航段被称作是长江最大的“十字路口”.该水域船流密度大,通航环境复杂,是长江干线著名的事故多发水域.本文从该水域交通流特点、小型船舶活动规律、航道情况、船员素质等多方面分析了船舶在该水域的引航风险因素,综合内外部条件,并切实结合长江航行特点,深入地研究各种风险因素存在的根本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