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皮素对肝细胞胆固醇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todow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肝细胞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灌胃给予大鼠高脂乳剂一周,造大鼠高脂血症模型,实验结束后进行眼眶取血,离心取血清,同时也取正常大鼠的血清。采用含0、5、10、20μmol/L槲皮素的10%胎牛血清培养液干预培养BRL肝细胞24h,其中0μmol/L槲皮素干预的共分为三组,分别为正常血清组、高脂血清组和高脂血清加0μmol/L槲皮素干预组,每组重复五孔。换液后正常血清组加10%正常血清培养液,高脂血清组加10%高脂血清培养液,混匀后将培养液立即吸出并4℃保存,0μmol/L槲皮素组加10%高脂血清培养液,5、10、20μmol/L槲皮素组分别加含5、10、20μmol/L槲皮素的10%高脂血清培养液,干预48h后,测定培养液中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胆汁酸、LDL-C和细胞内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含量。结果与正常血清组比较,高脂血清组培养液中胆汁酸的含量升高,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和LDLC的含量显著升高。与0μmol/L槲皮素组比较,其他槲皮素组培养液中胆固醇和游离胆固醇的浓度下降,其中20μmol/L槲皮素组总胆固醇浓度显著下降,10、20μmol/L槲皮素组游离胆固醇浓度显著下降,5、10μmol/L槲皮素组LDL-C浓度下降,而20μmol/L槲皮素组LDL-C浓度升高;槲皮素干预也升高培养液中胆汁酸的浓度,但没有显著意义。同样与0μmol/L槲皮素组相比,5、10、20μmol/L槲皮素组细胞内总胆固醇和游离胆固醇浓度下降,其中5、10、20μmol/L槲皮素组细胞内总胆固醇浓度显著下降,10、20μmol/L槲皮素组细胞内游离胆固醇浓度显著下降。RT-PCR实验结果显示10μmol/L槲皮素组羟甲基戊二酸单酰COA还原酶(HMG CR)基因表达显著下降,LDLR、SREBP2、LXR、ABCA1的mR NA表达显著升高,但未检测出CYP7A1 mR NA表达,可能原因是体外培养的肝细胞已经丧失了转化胆固醇为胆汁酸的功能。结论在高脂环境下,槲皮素可通过基因的表达来调节胆固醇的代谢,培养液和细胞内的总胆固醇和游离胆固醇的含量显著下降,培养液中LDL-C含量下降,有关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其他文献
乳癖,相当于西医学的乳腺增生症,临床以20~40岁妇女多见,常见单侧乳房发病,也可症双侧乳房出现多个大小不等的肿块,质韧实性或囊性,边界不清,活动性大,经前肿块可增大变硬,胀
针对低透气性高瓦斯煤层瓦斯抽采效果差、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瓦斯灾害治理难度大的现状,以魏家地煤矿1302长距离(倾斜长≥200米,走向长1600米)工作面为试验对象,在不进行煤层预
游船旅游是长江三峡旅游的主要形式和独特标志。本文在讨论三峡游船旅游的变化性、组合性、团体性、周期性、竞合性等主要特征基础上,提出了"明确一个目标定位,把握两点基本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体育中考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体育中考促进学校体育发展;提高体育教师地位;对体育课程标准影响等利弊因素,并提出了:提
文章探索基于"治未病"的健康管理与中医药健康旅游的结合模式,总结归纳基于健康管理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以及利用现有的资源技术进行分析思
牛布氏杆菌病不仅能够感染到牛、羊、猪,还会感染的人,而牛布氏杆菌病又是极为霸道的,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要想避免因牛布氏杆菌病造成人员、财产的损失,就需要加强对其的研究力
水资源承载力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新概念,至今还没有统一、公认的定义。对于“水资源承载力”概念的内涵形成了一些共识,可以以水资源量相关指标要素为依据,直观、准确反映社会
重载铁路在大宗货物的输送上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显著优势。但由于重载列车重量增大,编组辆数众多,且我国重载列车运行的线路条件复杂,导致列车操纵难度大,司机人工驾驶劳动强度高。因此,研究重载列车辅助驾驶策略,对减轻司机的劳动强度,提高重载列车操控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针对重载列车在不同工况下的驾驶策略进行研究,通过列车的数学模型和智能算法,对列车在不同工况下提供相应的驾驶建议;考虑到重载列车牵
人际关系敏感是影响人类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衡量个体或群体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1].本文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隐变量通径分析对影响人际关系敏感的影响因
人民内部矛盾主要表现在贫富差距悬殊、区域发展失调、城乡差别拉大、行业收入失衡、劳资关系失和、医患问题突出、就业压力增大、官民矛盾凸显;竞争条件不平等、公共产品不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