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抵押贷款猛涨,城市风险重重

来源 :中国城市报社,中国城市管理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土地抵押贷款为主体的地方债最近几年保持高速增长,远远超过同期的金融贷款余额、广义货币量等指标,土地市场在吸收货币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在创造更多的货币.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未来几年,我国将面临中国版"次贷危机". 要关注风险一级城市,根据不同风险类型提示风险。建立地方政府土地抵押风险评估机制,每年年末根据地方政府土地贷款余额、偿还情况、财政收入和卖地收入评估当年地方政府的土地抵押贷款信用,并发布评估报告,让金融机构明确风险,审慎发放贷款。 建立风险评估和土地指标联系机制。国土管理部门年度分配建设用地指标要参考地方政府的土地抵押贷款信用,对信用等级低的城市要适当核减下一年度的建设用地指标,对信用等级高的城市可以适当考虑奖励下一年度的建设用地指标。 建立土地抵押贷款的终身追溯机制。地方政府的主要负责人对任期内的土地抵押贷款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建立起终身追溯机制。由任期内的土地抵押贷款过大而带来的未来发生的风险,其应该负主要责任。
其他文献
按照现代城市高校布局的基本标准,每10万左右人口设置一所大学。以此标准衡量,我国一些发达城市也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在未来的城市规划中,除了要保护现有大学,还要兴建更多的大学,并不断提升高校层次。在高校规划方面,需要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按照现代化标准超前设计、规划和布局,尤其要保留原有高校,并在交通、网络、生活设施等方面提供便利条件。其次,要为新建学校提供预留用地,并为附近科研用地与科研转化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关于新型城镇化要“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的要求,在陕西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充分利用现代金融手段和工具,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投融资”的总体思路,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样化、中介服务高效化,建立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投融资模式。
城市设计从来就有,但早期自然生存的本真部分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其物质生存功用为先。随着城市文明的发展,艺术性的成分越来越介入。但人们却发现当下城市的一些文化构成未必相配,甚至还明显削弱。从根本上说,城市文化要符合天人合一意味。因为城市其实是一个容纳人自由生存的空间,环境极为重要。注重环境意味着不是注重物质构成。人们为何去乡村采摘?这其实是一种置身环境中的感知,否则自己在超市购买都足以实现物质目的。天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我国全面加大改革开放之时,要扎实推进文化建设。我国优秀的文学传统,无疑是当下文化建设的重要源头之一。当此之际,北京市有关部门应切实着手曹雪芹故居的复建工作。这样在纪念曹雪芹时,不仅有一处可以今人凭吊大师之地,而且在建设现代都市的进程中,还有一处世界级别的名人故居作为丰厚、悠久的文化底蕴,从而推动北京的城市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
近年来,城市群的崛起是中国区域发展呈现出的新特征——中国区域经济正在由省域经济和行政区经济向城市群经济转变.城市群的崛起源于其特定的竞争优势,这种优势内生于城市群的形成和演化过程。目前,我国城市群多为不平衡发展型,社会和生态发展不足制约着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最受关注的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方面,虽然东部地区城市群的污染物排放总量较大,但是在单位产出污染物排放、环境TFP等环境生产效率指标上,东
建筑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城市的宣传设计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若想设计出文化韵味丰富的建筑,需要具备大设计观。我国著名工业设计学奠基人柳冠中教授说:“设计是人类未来不被毁灭的第三种智慧。”他认为包豪斯(它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的诞生是历史上第一次将银行家、企业家、艺术家、建筑师、工程师、政府官员乃至工匠组织在一起,在客观上奠定了工业设计的组织机制。大设计就是创意设计与
房地产业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工程,政府对住房市场尤其是房价进行管制的潜在效益肯定会大于无效配置住房市场的干预成本,而政府解决房价这一问题的核心是对城市房地产市场实施科学管理,也就是说,按照城市居民住房本质要求和住房建设的发展规律,对城市房地产业进行合理的规划、组织、引导、监督、调控等,提高住房的使用效率和建设效益。首先是住房建造标准的制定,其次是公益性住房的政府提供,最后是房地产市场的规
中国建筑师有必要认真研究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所衍生出的问题。中国为什么迄今总难以摆脱用国外的评价体系为中国建筑设计评分(虽然是以向外国学习为名)?为什么中国可“提质”的设计标准难以落到实处?为了打造有中国特色的建筑,中国不仅要构建起属于中国建筑的理论体系,还要从设计管理上强化体制与机制建设。近十年来由于建筑设计在国家的主管体系中削弱,致使中国建筑师的文化自信大打折扣,建筑设计的好思想乃至具有国家智库型
要更好的保护好中国的民族文化和建立个性化的中国城市品牌形象。就必须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国文化,绝不仅仅是在课本上,同时应该留存在城市的建筑中。书删了,再加上去还是原来那本书,建筑物拆除了,再复原也不会是原来那个建筑物了。有些东西失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中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是对传统城镇化的彻底扬弃,是中国扩大内需、拉动经济持续增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以实现经济现代化、避免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由于传统城镇化没有完成“人的转化”这一核心任务,致使整个社会缺乏内在的动力和活力,缺乏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也缺乏和谐发展的能力,导致上述问题持续积累并相互作用,环环相扣,共同构成中国现代化的系统性障碍,导致国民经济发展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