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圆佛成活在当下--人格淬炼对本焕长老普贤行道路的影响

来源 :本焕长老与当代佛教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82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焕长老(1907-2012)是中国当代佛门泰斗,青年出家,濯濯苦行,于禅门硕德虚云老和尚座下亲炙得法,后复兴寺院十多座,说法七十余载,和光同尘与众生结缘.本老的一生,就是普贤行的生动写照,也是太虚大师人间佛教思想的人格化演绎.本文从本老人格淬炼的普贤行出发,探讨这位禅门高僧的人格升华在成佛之路中留给人们的深刻启示.
其他文献
本文简述了台湾学术与修行兼备的佛教教育:法鼓佛教学系,概述了台湾佛教学院的设立,分析了佛教的教育理念。
佛教教育其实就是对"佛法僧三宝"的诠释,是帮助众生转凡成圣的过程,是由理论到实践,直至理论与实践圆满结合的过程.忽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际已经给很多佛弟子个人修行以及
会议
本文基于外文资料,通过展示近现代南传佛教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开明人士的因应措施,及其影响的某些断面,试着探讨这些国家的实践对于中国汉传佛教教育改革的一些启示.在寺
近现代中国佛教的教育模式,在“庙产兴学”的大时代背景下,佛教的教育由历来师父带徒弟的传统特色、培养法门龙象为目的逐渐转为新式的佛教大学学堂,就是现当代佛教新型的僧材培
会议
作为宗教教育的一支,佛教教育在印度早就发展出了相对完备的形式,即建立在解脱目的上的,对大小五明各科知识的系统学习。许多藏族人亲赴印度,在这一教育体系中耳濡目染,备受教益,后
会议
  This article is an outcome from a survey on Buddhist attitude towards Buddha's relics in 2015.The objectives of this research are to study various attitudes
会议
日本的明治维新(1867年-1889年)之后,随着传统社会的解体,外来文化的传入,作为日本传统文化主体的佛教面临空前的危机.这种危机来自几个方面,一是日本政府将国家神道作为官方
会议
本焕长老是当代中国佛教界著名的高僧,被教内尊称为"佛门泰斗",在出家84年的漫长岁月里,本焕长老历经坎坷,但始终不改出家之本怀,生前践履普贤行愿、规范大乘学修,
会议
九零年代以来,华、洋学界对「佛教僧伽教育」之议题的研究皆持续增长.本文将对战后,尤其过去廿余年以来国际学界有关梵、藏、巴利及东亚等佛教传统的僧伽教育研究作出剖析.本
会议
本焕长老是当代实践修证型佛教的模范代表人物,他深得来果、虚云、广慧三大老的禅法精髓,并将其运用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体验.又把自己八十余年对禅法的亲证功夫与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