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的临床评价

来源 :第八届中国介入放射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llan7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胸腹主动脉瘤的ESG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对10例患者分别行CTA.MRA.DSA和ESG治疗,其中StanfordB型夹层动脉瘤6例,真性腹主动脉瘤2例,肾动脉开口以下腹主动脉瘤2例(行分体式支架),所有病例均采用带膜支架。结果:8例行一体式支架腔内隔绝术,2例行分体式支架腔内隔绝术,均获成功术。顺利植入,术后造影提示动脉瘤消失,无内漏发生。患者症状完全消失,全部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未出现术前症状,未见相关并发症。结论:应用EGG治疗胸腹主动脉瘤安全、有效、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长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胸腔镜下-孔式胸交感神经链切除术治疗多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内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除术治疗13例多汗症的结果。结果:13例术后多汗症均治愈,3例术后3-6d发生背部、双股部不同程度代偿性出汗,3-6个月后缓解,术后获得随访的13例未见复发。结论:胸腔镜下-孔式交感神经链切除手术安全、疗效确切、创伤小,缩短住院时间,更加美容。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范围及疗效。方法:1994年9月至2008年6月施行VATS手术治疗胸部疾病87例,均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单侧肺通气麻醉,自发性气胸、肺大疱结扎切除51例:肺大泡用缝合切割钉(Endo-GLA)切除8例,单纯切除后用丝线缝合31例,单纯结扎12例:单纯胸膜粘连松解2例;肺楔形切除9例;肺结节病和纵隔非特异性淋巴结炎各1例,凝固性血胸清除15例,同时膈肌破裂修补3例
本文对胸部微创切口在肺部手术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全部病例无术中并发症,无术中输血。一次手术治愈175例,切口延期愈合8例,复发4例,经再次手术治愈。
本研究采用T4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的原发性手汗症患者8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文章探讨并分析T4交感神经链切断术在原发性手汗症治疗中的效果及副作用。
随着手术技巧的提高和手术器械的改进,电视胸腔镜技术从胸膜活检、肺楔形切除术等简单手术逐步发展到食管切除、肺叶切除术等复杂手术。目前国内微创食管癌切除术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对该术式的优缺点尚存在不少的争议。本文对微创食管癌切除术的临床经验进行了总结,并探讨了该手术的可行性和优点。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35例接受完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认为该术式较传统开胸手术具有出血量少、围手术期疼痛减轻、术后回复更快、手术效果肯定等优点。
目的:探讨腋下弧形小切口在胸部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腋下弧形小切口(切口长度6-14cm)对160例胸部疾病的患者施行了手术治疗,包括气胸、血气胸、肺部良恶性肿瘤、纵隔肿瘤、食管良恶性肿瘤以及贲门癌等。结果:所有病人均成功地进行了手术,无手术死亡,并发症率为6.3%。结论:腋下弧形小切口开胸手术具有切口小、创伤轻、出血少、对心肺功能影响小,恢复快以及美观等优点,是治疗胸部疾病较好的手术方法。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现广泛应用于伴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顽固性腹水、肝性胸水,Budd-Chiari综合征等的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以及肝移植术前防止致命并发症等的治疗,并取得显著疗效。但TIPs术后分流道的再狭窄或闭塞一直是制约TIPS中远期疗效的主要因素,据统计其术后1年的再狭窄率高达30-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微波凝固治疗小肝癌的疗效。材料和方法:35例肝癌患者(41个病灶,直径≤3cm)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1-3周后在CT引导下行微波凝固术治疗。结果:通过活检及CT增强扫描,显示41个病灶完全性坏死,其中34个病灶伴有周边正常肝实质约3-5mm完整环状坏死,7个病灶周边正常肝实质环状坏死不完整。25例AFP升高,治疗后10天内降至正常水平。随访6-31个月,1例于不同的
本文回顾总结2例肾动脉瘤和3例外伤性肾动静脉瘘的介入治疗方法。体会有:①要有高质量多体位的血管造影图像。造影要充分显示供血动脉与动脉瘤的立体关系,载瘤动脉的粗度与长度、动脉瘤的大小及排空情况等。要充分显示动一静脉痰口的位置、形态、分流量及引流方向。这对栓塞材料的选择十分重要;②要超选择性插管,这样才能理想栓塞又最大可能地保护正常肾组织;③对动脉瘤的栓塞为加强栓塞效果,宜先向瘤腔注入一定量的明胶海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