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宁县水土保持成效与做法

来源 :2008年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新农村建设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tang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宁县被列为"珠治"试点工程县后,积极探索治理新模式,结合项目区实际,提出治理新思路,即:政府统筹,部门配合,依靠上级支持,发动群众参与,形成工作合力,以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为着力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治理后生态环境和山区农业生产条件极大改善,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推动了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位于金沙江下游的四川凉山和云南楚雄两个彝族自治州在"长治"工程实施17年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提出了"长治"工程是彝族山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长治"工程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村经济水平,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抑制了水土流失,植被景观明显改观,人与自然逐渐和谐相处;改善了农村能源、饮水、交通和卫生条件,提高了人居环境质量;提高了农民的管
为全面了解不同植被建设措施对沙化土地理化性质的影响,在黄羊滩地区选取不同树种、不同配置结构中具有代表性的植被建设措施,按随机抽样布点,分层取土样,制成混合土样后测定其各项理化性质数据,并对不同治理措施内的沙地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纯林地土壤肥力以小叶锦鸡儿最佳;乔灌混交林改良土壤的效果好于乔木纯林。该成果为采用植被建设措施改良沙化土地提供了科学依据。
苍溪县立足本县水土流失实际,因地制宜,坚持不懈,以庭园水保建设为基础形成了具有规模、具有特色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成功之路。本文介绍了庭园水保这一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产生、发展和重要作用,提出了山区农民致富与改善人居环境和建设农村应走的道路。
本文根据对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韭园沟小流域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土壤侵蚀垂直分带规律、坡面治理与沟道治理的关系分析,结合治理实践,提出了韭园沟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的配置模式,并对其完整性、水资源综合利用及效能进行评价。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而新农村建设则为小流域综合治理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难得的发展机遇,拓展了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空间,有力地推动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两者之间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应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对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小流域内涵进行研究,提出了建成生产能力高、天蓝、水清、地绿、景美社会主义新农村小流域的方法。探讨了经营和发展小流域的径流泥沙循环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等多种循环经济形式。分析了黄土高原小流域现有治理状况,总结出8种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好的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主攻方向。认为可持续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应该促成工农兵学商全社会参与,国家、集体、个人、外资等多元化、多渠道投
本文重点分析了生态环境建设与相关部门之间、建设与成果管护、生态建设与资源开发、水土流失治理与自然修复、退耕还林与粮食生产、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等多方面的关系,以求通过正确处理各方面之间的关系,推进生态建设的健康发展。
运用博弈论的原理对小流域综合治理各种制约因素进行辩证分析,认为小流域综合治理是复杂的博弈体系,只有统筹规划,建管结合,综合治理,才能促进小流域治理又快又好地发展。
沽源县是河北省张家口市水土流失程度最严重、农村贫困人口最多的北部县区之一。自1989年以来,国家先后在沽源实施了白河、黑河、滦河流域治理项目、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21世纪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土保持项目等一系列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至2006年,全县共完成小流域综合治理面积406.68km。针对目前小流域综合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总体思路与目标。今后一个时期,通过广泛深入
草冲河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通过三年生物、工程、农耕三大措施相结合的生态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小流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和巩固、土地结构优化配置、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保障,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山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