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A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高脱位的手术策略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axing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人工全髋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高脱位的手术策略.方法:2005年1月-2015年6月,收治60例成人先天性高脱位患者(Crowe IV型).男8例,女52例;年龄19-61岁,平均36.9岁;所有病例均有明显的疼痛.均采用非骨水泥假体:采用国产假体1例,进口假体59例(Depuy S-ROM 47例;Zimmer Wagner Cone 12例).初次置换56例,翻修4例;转子下截骨55例;髋臼上缘植骨5例.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用70KV低剂量CT头部灌注一站式检查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术后血管痉挛与低灌注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其中剔除脑出血2例,介入栓塞术1例,配合差致图像伪影3例)行70KV低剂量CT头部灌注的SAH术后的患者的数据,分析CTP参数值MTT、TTP、CBF、CBV,并从中提取峰值点血管数据进行MIP、VR、CPR图像重建并测量血管SNR值.对照组测量其兴趣血管SN
目的 利用黑腔磁共振结肠成像技术(MRC) 综合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和结肠癌(UTCC)的影像学特征,优化扫描序列 探讨该技术在结直肠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收集本院临床拟诊为溃疡性结肠炎和溃疡型结肠癌患者共 50 例,使用西门子 Siemens Skyra 3.0T 超导性磁共振成像设备.检查前清洁肠道,检查前肌注 20ml 山莨菪碱,抑制肠道蠕动.经直肠灌入适量温水 500-
目的:分析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肝外胆管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0例正常人群与30例肝外胆管癌患者的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进一步探索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肝外胆管癌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结果:通过研究发现,在30例肝外胆管癌患者中, 肝外胆管癌患者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为1.26±0.011 mm2/1000a;而正常人群组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为1.50±0.019 m
目的:评价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DCE-MRA)显示头颈部血管情况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对照,探讨3D DCEMRA在头颈部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有头颈部血管狭窄病变的50例病人进行3D DCE-MRA检查,采用K空间中心优先采集技术,3D FLASH序列进行扫描,扫描范围自颅顶至主动脉弓.获得满意的头颈部任意位置任意角度的三维动脉血管像.结果:与DSA比较3D D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肝脏恶性肿瘤微波消融损伤肝脏包膜对全身麻醉的影响.方法 56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在保留自主呼吸静脉全身麻醉下行微波消融治疗.治疗中出现高血压(SP≥140 mmHg)或与入室时相比增高≥20%,心率与入室时相比增快≥20%,甚至出现体动反应定义为高反应组.治疗中未出现高血压、心率加快及体动反应,包括治疗中出现低血压(SP≤90mmHg)、心动过缓(HR≤60 bpm)定义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MSCTA)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3D-DS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2月150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并高度怀疑颅内动脉瘤患者的MSCTA、3D-DSA及神经外科手术或血管内介入治疗过程资料,评估MSCTA与3D-DSA影像学检测颅内动脉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以手术及介入
会议
目的 评估超选择性痔动脉无水乙醇栓塞治疗慢性痔病出血、脱出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超细导管超选到直肠上动脉末梢,各分支染色密集处,分别注入0.5-2.5ml无水乙醇.结果 操作成功率100%.术后回访最短6个月,最长10个月,无出血和脱出症状,电子肛门镜下痔核基本萎缩或消失,全部临床痊愈.结论 血管入路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慢性痔病痛苦小,微创、安全、有效.为临床上症状明显、不能耐受手术者或者反
[目的] 通过分析2009年~2014年因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住院行椎体成形术患者的基本情况与住院费用构成,探索影响医疗费用的因素,为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增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住院的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相关资料(不同医疗保险方式),对2009年~2014年6年中55岁以上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一般情况、住院天数、住院期间的总费用,诊疗费用,治疗费用,药费(中
前言:肩关节示由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其运动幅大,运动形 式多,可做前屈、后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和环转运动是全身最灵活的关节,故经常受到损伤,常规拍摄前后位片,体位:患者站立,面对球管,被检测肩关节紧贴探测器,上肢自然下垂,掌心向前,人体冠状位与探测器呈15°角,SID:100cm,中心射线透过喙突垂直射入。影像标准是包括肩关节诸骨,关节盂前后重合,呈切线位显示,不与肱骨头重叠,关节间隙
目的 探讨和总结无颈髓损伤的重度颈椎骨折脱位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2年3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6例无颈髓损伤的重度颈椎骨折脱位的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22-56岁,平均年龄43岁,入院时ASIA脊髓神经功能分级均为E级。入院后立即行颅骨牵引术制动,牵引3-5天,床头拍片观察复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