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慢性便秘患者人群分布及生活质量调查

来源 :中国农村卫生协会第23届学术年会暨第三届全国乡镇卫生院管理经验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i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与分析社区慢性便秘患者的人群分布特征及生活质量. 方法:连续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的慢性便秘患者,采用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对其进行调查,描述社区慢性便秘患者的人群分布,调查其生活质量. 结果:社区50-89岁慢性便秘患者每10岁一个年龄段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3%、38.3%、42.5%、15.8%,男女比例为45.8%和54.2%.PAC-QOL单项条目得分前3位的分别为对大便次数满意度、对大便规律满意度、对事物经过肠道的时间满意度.社体不适、心理社会、担心和焦虑、满意度等4个维度的得分值均值分别为4.01±3.21、522±5.47、7.50±7.21、6.95±4.81,除担心和焦虑外,其它维度各年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男女组间各维度得分值差异也无统计学显著性. 结论:社区慢性便秘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布存在差异,但不同年龄、性别组间的生活质量差异并不明显.
其他文献
乡镇卫生院是中国基础医疗建设的重要一环,医务人员匮乏的现象及在各乡镇卫生院中普遍存在.该现象的普遍存在极大的妨碍了中国基础医疗事业的建设和全民医疗的推进,也使的乡镇卫生院竞争力孱弱,发展底气不足.以下几点是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大部分乡镇卫生院编制数额偏少,无法满足求职人员对编制的需求;年轻医生或应届大学生心理存在落差,不愿到基层工作,乡镇卫生院无法的得到新鲜血液;乡镇卫生院的基础设施较差且经费短缺,
基层卫生一体化后,镇村两级医疗机构应理顺两者关系,共同围绕"为辖区内群众健康服务"的理念开展工作.通过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村卫生室运行;通过上下联动,共同促进医疗服务能力提升;通过多种举措,为实现分级诊疗而努力.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给各级医疗机构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基层医疗机构如何在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性的运行中发挥功能任务,不仅仅取决于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服务理念、业务水平、服务质量,更重要的还取决于管理者水平的商低.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应时代要求,培养一支高素质、职业化、与时俱进的管理人才队伍显得尤为重要.
扬州市打破地域限制,以点为基础、以线为支撑、以面为整体,重新配置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集中优势资源发挥更大效益,建立现代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满足基层群众基本医疗需求.本文就扬州市农村区域医疗卫生中心相关做法进行调研,探索建立分级诊疗新机制.
5S管理是现代护理管理持续质量改进的必备管理方法之一.能更进一步地使护理质量管理上升到科学化、规范化.2016年乾潭镇中心卫生院康复病房实行5S管理,实效明显,护理质量提升,群众满意度提高.
全科医生是卫生系统良好运作、保障全民健康的基石,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更是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内容,是"健康中国"得以实现的关键所在.但在中国农村地区,全科医学人才严重不足、总体素质不高、缺乏有效的培训提升手段,致使农村社区卫生发展严重滞后.本文通过了解农村医生全科医学能力现状,发现农村医生全科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信息化进程中农村医生全科临床技能提升的策略.以全科信息系统为案例,从增强服务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全面落实,农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乡镇卫生院作为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枢纽,如何为农村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是每一位管理者经常思考的课题.本文就本院近年来以中医药发展为龙头,重点加强康复中心和国医馆建设,加快培养中医人才、强化中医管理和服务、大力弘扬中医文化,为群众提供"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情况做一简要综述.
随着中国居民的人均期望寿命逐年增长,人口的迅速老龄化,导致整个社会的医疗卫生支出快速增长,尤其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负担不断加重.基于全面覆盖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开展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是实现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可防可控的重要和必由之路.本文旨在通过上海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体系的建立与应用,探讨实现居民家庭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可行性.
本文旨在探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护士的工作角色.2016年根据《关于进一步推进本市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沪府办发[2015]6号)和《关于完善本市家庭医生制度的实施意见》(沪卫计基层[2015]19号)的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同时引导居民合理就医,达到优化医疗资源、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的目的.在此背景下,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明确护士的工作角色,充分发挥护士在家庭医生签约
近年来,长汀县在深化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大力推进县域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以创新中医药综合改革为抓手,着力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特色优势,引导病人到基层就诊,成为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县域分级诊疗目标发挥积极作用.截止2016年县域内住院就诊率达87%,在全县总诊疗量中基层机构达66%,其中中医药服务量占31.5%.2016年,长汀基层医改的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