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椎间盘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配合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微创椎间盘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配合体会和护理要点。方法 选择微创椎间盘镜(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 MED)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伴有侧隐窝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西安市红会医院脊柱外科自2014年6月至2016年4月共应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合并侧隐窝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38例,疗效评价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JOA及MacNab评分法评定。
目的 探讨如何培养使用一级质控员,参与护理质量检查,提高护理质量的方法。方法 通过对一级质控员的择优选拔培训管理,将我们科的护理质量分为12项内容:治疗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医院感染、消毒隔离、病历书写质量管理、工作人员仪表仪容、基础护理、床单元的整洁、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护理操作技术管理、输血制度、患者满意度等方面进行监督管理,充分有效的发挥一级质控员对科室护理质量的监控和管理作用。
目的 探讨参考X线泪滴下缘在恢复解剖髋关节旋转中心高度的作用。方法 选择107例对侧髋关节正常的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复查双侧髋关节正位片上臼杯下缘与泪滴下缘平齐,使用PACS在标准的双侧髋关节正位线上测量臼杯旋转中心的高度、水平距离、外展角和前倾角以及对侧正常髋臼旋转中心的高度和水平距离,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检测臼杯中心高度与对侧正常髋臼中心高度有无差异。
目的 探讨正常双侧髋关节正位X线上髋关节旋转中心的分布特点及其变异范围。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3年6月1日至12月30日中日友好医院PACS 200例正常成年人标准双侧髋关节正位片,以泪滴下缘和泪滴间线为参考,测量髋关节旋转中心的垂直高度和水平距离,使用ICC值计算两位观察者测量的组间和组内数据的可靠性。
目的 对比分析单纯后路与单纯前路术式治疗腰椎结核的疗效 ,评价治疗腰椎结核的合适手术入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月本院采用单纯前路或单纯后路治疗腰椎结核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钉棒系统/钉板内固定的患者共65例,其中31例行单纯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钉棒/板内固定术(前路组),其中L2椎体8例、L4椎体12例、L5椎体11例,34例行单纯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目的 总结行腰椎后路经皮椎间孔镜手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nminar Discectomy,PEID)后脑脊液漏患者的磁共振成像特点,并探讨术后脑脊液漏MRI成像特点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总结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在我科行腰椎经皮后路椎间孔镜手术出现脑脊液渗漏病人的临床资料、磁共振检查方法及其临床特点;椎管硬膜后、椎板前方的脂肪组织在磁共振T1
目的 探讨大转子顶点与同侧股骨头旋转中心的垂直距离正常变异范围,以及该距离分别与颈干角、偏心距的关系,推测其在髋关节置换时应用的可靠性。方法 选择2013年6~12月符合标准的双侧髋关节正位X线450个,男210个,女240个;使用PACS系统测量股骨头中心和同侧大转子顶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目的:探讨护士情绪工作的有效管理在改善护患关系中的作用。方法:对手外科31名护士情绪工作加强管理,内容包括情绪评估:成立科室情绪工作管理小组,每月对护士情绪工作按照真实表现积极情绪、真实表现消极情绪、假装表现积极情绪、假装表现消极情绪、压抑积极情绪和压抑消极情绪的类别进行评估,以了解其情绪现状。
目的:阐述骨科个体化治疗理念,总结3D打印技术在骨科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现状,探讨其在骨科的应用前景。方法:检索国内外近5年关于骨科个体化治疗以及3D打印技术在骨科应用的相关文献,并结合本医院科室相关病例,对骨科的个体化治疗理念及3D打印技术在骨科的应用现状和前景进行分析、总结。
目的 随着显微技术的不断进步,上臂离断再植成活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很多损伤严重的患者仍需采取截肢手术。上臂截肢患者安装假肢后功能相对较差,自理能力低,容易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