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密度防热材料的动态烧蚀与隔热特性研究

来源 :第十五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nruihong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静态石英灯与电弧风洞烧蚀实验方法,测试并分析了烧蚀/隔热一体化的低密度复合材料的静态隔热性能与动态烧蚀特性,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动态烧蚀后材料的微观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热流条件下,材料的厚度对静态的隔热性能影响很大;在动态烧蚀条件下,由于烧蚀过程中材料表面的质量损失,大幅度的提高了材料的隔热性能,降低了材料的背面温升,长时间的动态烧蚀后,低密度材料的总烧蚀厚度低于1.2mm,为保证长时间工作条件下航天器外型面的完整性提供了保障。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改进遗传算法的适应度函数、遗传算子等方法,并结合BP算法对多层前向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进行了优化,提高了神经网络的自适应和泛化能力,具有全局快速收敛的性能。
本文对可重配置计算体系的神经元实现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神经元实现方法。本研究采用MCU和FPGA建立可重配置体系结构,通过重配置技术实现传递函数和乘机累加的分部快速计算、中间计算结果通过MCU进行交换,训练后的权重采用Flash存储。
在梳形抗盐聚合物(KYPAM)研制、生产与应用取得成功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增大梳形链。并合成了一种易与酰胺基形成氢键的化合物(HB-6)添加剂,使新型梳形抗盐聚合物分子内和分子间的氢键数量大大减少和部分被隔离,污水配制新型梳形抗盐聚合物的粘度比污水配制普通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的粘度提高60%以上,溶解速度与KYPAM聚合物相当。
详细介绍了针对QHD32-6原油开发的BH系列破乳剂和BHQ系列清水剂的现场应用情况。对比了多种国内外药剂的使用效果,总结了海上油田原油处理和污水处理的一些经验。
本文主要探讨了氨基硅油乳液的合成及其性能的表征。氨基硅油主要由D4,封端剂,硅烷偶联剂,乳化剂及水合成。并且对乳液的离心稳定性,耐热耐寒稳定性,粘度等进行了表征,以及不同加料方式,不同聚合反应温度,不同反应时间,不同的预乳化方式。研究表明,先加催化剂,乳化剂。水。后加单体,且采用反应初期高温聚合,后期低温聚合的方法,则有利于提高乳液的稳定性。单体转化率和聚合物分子量以及解决乳液的漂油问题。
碳纤维与树脂基体的弱界面粘接一直是制约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广泛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y射线预辐照接枝的方法改善碳纤维表面惰性,提高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将碳纤维置于密闭容器中,经γ射线辐照后与环氧氯丙烷混合,使环氧氯丙烷在碳纤维表面发生接枝反应,在碳纤维表面引入了极性官能团,进而提高碳纤维与环氧树脂基体间的界面粘接强度。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碳纤维表面的化学状态进行表征
利用稳态量热计法测定了2D、3DC/SiC复合材料高温热处理前后,在90℃时的半球向总发射率,研究了高温热处理对C/SiC热辐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SiC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热辐射性能;高温热处理后SiC基体晶粒长大明显且伴随有SiC的挥发,C/SiC复合材料的热辐射性能有所变化。
本文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变形量为50%时,锻造对SiCp/AZ91镁基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经锻造后SiCp沿平行于锻造方向呈明显的定向分布,晶粒细化;SiCp/AZ91复合材料经锻造后,其力学性能有很大提高。这主要是由于锻造可以有效地消除复合材料中的铸造缺陷,晶粒细化的结果。
预浸料是先进复合材料制品生产过程中的中间材料,复合材料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预浸料的质量。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对玻璃布/酚醛预浸料的挥发分含量、树脂含量和预固化度等质量指标进行了无损定量分析研究。通过样品质量指标的化学值分布和样品主成分二维空间的分布相结合的方法,挑选校正集样品建立定量分析模型。研究了光谱预处理方式、光谱范围的选取对模型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的挥发分含量、树
本文采用霍普金森压杆SHPB研究了高体积分数TiB2/Al复合材料55%~650%的动态压缩性能,并对其在高应变率下的损伤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体分TiB2/Al复合材料具有明显的应变率敏感性,随着体积分数的增加,其流动应力值表现为先升后降.在高应变率冲击下,复合材料表现为绝热剪切失效,且TiB2体积分数越高,复合材料越易绝热剪切。复合材料断面呈现分散分布的熔融铝,直径为50μm~200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