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薄板坯铁素体区热轧IF钢的深冲性能

来源 :2006薄板坯连铸连轧国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ou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连铸薄板坯与厚板坯相比总压下率小,但是通过实验得到连铸薄板坯在铁素体区热轧时的深冲性能与使用常规的厚板坯相比,没有明显的变化.采用连铸薄板坯轧制的试件r值与常规厚板坯相比相差0.02~0.04.厚板坯在奥氏体区轧制时由于发生再结晶没有形成有利取向,在试验范围内的铁素体区进行精轧时压下率对深冲性能虽然有所影响,但是不明显.通过对轧制试样的性能检测和ODF织构分析相一致.
其他文献
本钢1880mm薄板坯连铸连轧机,利用短流程板带温度条件好和轧机能力大的工艺设备特点,开发出厚度1.6、2.0mm集装箱板SPA-H,并实现批量生产.采用半无头轧制技术,实现了厚度0.8mm低碳钢的试生产.利用(2R+5F)具有中间冷却的工艺特点,实现了铁素体轧制和石油管线钢X65的开发.
采用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了不同压下量下珠钢高强耐候钢连铸薄板坯横截面的偏析和致密度情况.通过对压下量为5mm、10mm和不压下条件下C、Si、Mn、P、S、Cu、Cr、Ni、Ti元素在连铸薄板坯横截面上的分布分析对比以及铸坯致密度对比,发现进行液芯压下后C、Si、Mn、Cu、Cr、Ni元素在铸坯中不同位置的偏析改善显著,而Ti、P、S元素偏析改善情况不明显.随着压下量的增加,连铸薄板坯的致
比较研究了薄板坯连铸用二孔型水口和四孔型水口流场特征,水模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两种水口的薄板坯结晶器流场均存在非稳定性现象.四孔型水口的上吐出孔在一个周期内间断性地吐出流体.提出了一种新的浸入式水口设计方案.根据薄板坯连铸水口的使用条件,制造了两种类型的实物水口,并进行了现场使用试验.使用结果表明:两种类型的水口均稳定地实现了24炉连浇.
本文从早期的基本指导思想为基础,重点讨论薄板坯连铸结晶器铜板的开发,在迄今为止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讨论了用户在优化结晶器铜板材料、冷却系统和特殊镀层的基础上提高浇铸质量和浇铸设备整体性能的可能性,为了把握发展趋势,本篇论文介绍了结晶器铜板浇铸过程中产生的热应力以及这种应力对高速连铸产生的影响等FEM研究信息,在这方面,本篇论文还报道了KME新开发的高级漏斗型结晶器(AFM)在生产中的一些现场测试结果
连铸板坯宽度、热轧带钢宽度及平直度的在线测量非常重要.板坯的宽度及边缘形状:通过对宽度测量传感器增加扫描功能,LIMAB公司开发一个可以提供完整边缘数据的系统.该系统对于连铸及后面的生产工艺很重要.系统紧邻输出辊道、可位于切割设备前或后.该系统不仅适用于轧钢环境同时为传感器设计不锈钢外罩及提供的通风冷却.测量内容包括:板坯位置、边部轮廓、板坯宽度(多点测量)、板坯边缘厚度.结合精确的拉速和温度信息
依托广州珠江钢铁责任有限公司的CSP热连轧生产线,作者开发了从均热炉到卷带结束全过程的组织性能预报系统.应用该组织性能预报系统可以在轧钢前定量研究各种工艺参数对钢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的工业生产工艺参数范围.另外,对于常规热连轧生产过程而言,微合金化技术基本上是一种成熟技术.但是,由于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过程的热过程与常规流程不同,两种工艺过程中的微合金化物理冶金原理模型有所不同.因此,有
本文介绍了采用达涅利先进技术的唐山钢铁集团公司两台单流薄板坯连铸设备顺利投产和目前已经达到的主要生产指标.这两台新建铸机在2005年5月已经达到创世界产量最高纪录的月产277,000吨的生产水平.2005年,薄板坯连铸机生产能力已成功地超过300万吨.
随着珠钢两机两流生产格局的形成以及电炉改造后生产能力的提高,提高连铸产能成了珠钢的一个瓶颈.为此,珠钢公司提出了高效化连铸以及1号铸机改造的措施.本文介绍了珠钢CSP连铸高效化实践,主要表现在拉速、作业率、连浇率、低纵裂率、集装箱板保护渣开发应用、LCR设备改造等方面的提高和改进,以及CSP铸机对各种钢种的高适应性和兼容性.
目前利用CSP技术开发的深冲板成形性能如何尚没有进行全面的分析,通过对以CSP板为原料的DQ冷轧板的基本力学性能分析、化学成分分析、金相组织分析和成形极限图的分析,与采用常规工艺生产的DQ级08AL进行对比分析,对采用以CSP板为原料的DQ冷轧板的成形性能进行了的评价.CSP热轧钢板为原料生产的深冲板就成形性能来说与普通08AL相当,但存在屈强比高等不足.
本文介绍了本钢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冷轧深冲钢(IF钢)的工业实践.与传统工艺相比,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深冲钢的工艺制度需要根据薄板坯连铸连轧的特点进行调整.以生产IF钢为目标,通过对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深冲钢的机理进行研究,制定了相应的生产工艺制度,在工业生产中取得了实效,产品的力学性能较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