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没沉淀相转化/烧结法制备钠钙硅玻璃平板膜

来源 :第十七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e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废瓶罐玻璃为原料,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烧结技术制备了钠钙硅玻璃平板膜,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以及扫描电镜研究了钠钙硅玻璃平板膜的制备工艺.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结果表明,所用的瓶罐玻璃为钠钙硅玻璃,热分析结果表明,400~500℃之间玻璃膜中的有机粘结剂被完全烧失,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经过800~900℃煅烧后平板膜中的玻璃发生结晶,形成SiO2和Na2Ca3Si6O16晶相,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平板膜断面保留了平板膜素坯断面的多孔结构,孔径在10~100 μm之间.还简要阐述了浸没沉淀相转化技术成孔的基本原理.
其他文献
采用固气反应法合成不同掺Ga量的GaxFe4-xN(0≤x≤0.9)粉体,用10wt%石蜡粘结制备成块体材料,研究了Ga掺杂对Fe4N磁体的晶体结构、饱和磁化强度、矫顽力和复磁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完全固溶范围内,Ga掺杂会导致Fe4N晶格常数a增大,随着掺杂量x的增大a线性增大;GaxFe4-xN的饱和磁化强度随着掺Ga量的增大线性降低;适量掺Ga有利于降低Fe4N粉体的矫顽力Hc,当掺杂量x
通过控制原料配比及添加不同成分的添加剂,在较低温度下采用固相烧结法合成了BaO-Nb2O5系微波介质陶瓷.通过改变原料配比及添加B2O3、 CuO等添加剂,该类陶瓷的烧结温度可降至850℃左右.改变粉料的预烧温度也使得微波介质陶瓷的最终性能有一定的改变.结果表明,BaO∶Nb2O5(摩尔比)为2.42∶1的粉体经过1000℃预烧后,添加一定量的添加剂可在875℃下烧成,并具有如下微波介电性能:εr
随着信息与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触摸屏由于可以与显示设备集成,以及更直观的人机交互方式,正不断的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压电触摸屏基于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相对于传统电容、电阻触摸屏有诸多优势.本实验首次设计并制作了一款基于PVDF压电膜的压电触摸屏,通过对整个压电触摸屏系统的设计与制作以及外部测试环境的搭建,实现了触摸屏的基本功能.此种压电触摸屏的最佳精度可以达到0.5 mm,对于50 mm×50 mm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不同含量PDMS、Nano-SiO2改性的SiO2基有机-无机复合溶胶,涂覆于混凝土基底上.通过红外光谱(IR)、疏水角(CA)、扫面电镜(SEM)等测试研究不同含量的PDMS、Nano-SiO2对复合涂层疏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DMS和TEOS以化学键Si-O-Si的形式相互结合;复合涂层的疏水性能随着PDMS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文中疏水角最大提高了23°(PDMS为50
采用传统电子陶瓷方法制备了(0.94-x)K0.49Na0.51NbO3-xBaTiO3-0.06BaZrO3(x=0~0.04 mol,简称KNN-BT-BZ)体系无铅压电陶瓷,研究BaTiO3含量对该体系陶瓷的晶体结构与压电、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研究组成范围内所有陶瓷样品均具有单一钙钛矿结构,随着BaTiO3含量x的增加,陶瓷的压电常数d33、平面机电耦合系数kp先增加后降低,机械品质
采用传统的固相反应法,制备了xZnFe2O4/(1-x)PZN-PZT系列的多铁性复合陶瓷,并研究了不同组分对该复合材料的结构、介电、铁电以及磁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尖晶石结构的ZnFe2O4有助于稳定该材料的四方相结构;复合材料的介电、铁电性质强烈地依赖于材料的组分,当x=2.5(质量分数,%)时,介电常数、剩余极化强度以及矫顽场都达到最大值;此外,复合材料的磁性与纯的ZnFe2O4陶瓷有显著的不
采用传统的固相法合成了(1-x)Ba4LiNb3O12-xBaTiO3 (x=0~0.40)钙钛矿陶瓷.通过XRD,Raman,SEM以及电学测试对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XRD和Raman结果表明,Ti4+不利于六方相的稳定,一旦出现,部分或全部六方相即转变为立方相.随着x增大,陶瓷的介电常数(εr)逐渐增加,品质因数(Q×f)逐渐降低,频率温度系数(τf)逐渐增加.立方相陶瓷与六方的相比,有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1-x)(K0.49Na0.51)0.98Li0.02(Nb0.77Ta0.18Sb0.05)O3-x(Ba0.85Ca0.15)(Ti0.9Zr0.1)O3 [(1-x)KNLNTS-xBCZT,x=0~0.02]无铅压电陶瓷,系统研究了BCZT掺杂量对陶瓷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CZT的适量掺入有效地降低了陶瓷的介电损耗,使晶粒细化,增加了陶瓷致密度.随着BCZT掺杂量
BaTiSi2O7具有独特的TiO5四方单锥,有利于抑制离子极化弛豫引起的介电损耗.采用传统氧化物混合法制备了BaTiSi2O7陶瓷.X射线衍射和Raman散射光谱分析表明,该陶瓷具有纯BaTiSi2O7相,其结构中含有TiO5四方单锥结构.同时,高频电学分析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增加,其相对介电常数在0.1 kHz~1 GHz频率范围内为8~10,介电损耗在10-4左右,有望作为低损耗微波介质材料
采用燃烧合成结合准热等静压技术(SHS/PHIP)成功制备了大尺寸Ti3AlC2块体陶瓷材料,确定了用自蔓延准热等静压(SHS/PHIP)法制备大尺寸Ti3AlC2块体陶瓷材料的最佳原料配比.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手段对产物进行了分析,XRD结果表明反应产物中只含有Ti3AlC2陶瓷相,SEM分析发现制备的产物为层片状组织结构.而且由于层状显微结构的存在,使得该材料的性能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