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换能器件的机电等效电路

来源 :2015年度全国检测声学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___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超声及振动控制领域,压电器件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声电转换元件。其优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结构简单,易于激励。当经过极化以后的压电陶瓷元件被用于压电器件以后,其激励将不再需要极化电源,从而简化了压电器件的激励电路。第二,压电器件易于成型和加工,可用于许多不同的应用场合。第三,在高频范围,压电超声换能器能够产生一个类似于刚性活塞的均匀振动发声器。压电器件的应用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压电振子和压电换能器。由于应用范围的不同,其使用材料及性能要求有所不同。对于压电振子,主要利用器件本身的谐振特性,要求压电材料的压电常数、介电常数以及弹性常数等稳定,机械品质因数高。对于压电换能器,其主要功能是实现能量转换,要求换能器的电声效率高,功率密度大,机电耦合系数和品质因素高。对于压电器件的理论研究、特性分析、实验测试以及工程设计,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解析分析法、数值模拟法以及实验测试法等。解析分析方法是一种物理意义清晰、分析结果简单明了的传统的研究方法。对于机电转换器件,机电等效电路分析方法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处理方法,在压电器件的理论分析及实验测试应用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机电等效电路分析方法是一种基于解析分析方法的类比分析方法。针对不同的压电器件,以及同一压电器件不同的振动模态,我们分别对其机电转换特性进行了理论及实验研究,给出了具有不同的极化方向、振动方式以及振动模式的机电等效电路。同时,对近几年发展的一些新型的大功率超声换能器的机电转换特性进行了理论及实验分析。
其他文献
本文对悬架系统扭转力矩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描述.在对国外的检测方法不明朗的情况下,通过自行设计的检测设备和控制系统以及测试软件,对悬架系统的扭转力矩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与国外的检测结果进行了比对,结果一致.通过测试过程的一系列试验,也发现了影响测试精度、结果重复性的因素,本文加以分析.
本文介绍通过在测定环形弹簧进程及回程特性的基础上,快速分析该环形弹簧接触面摩擦系数的方法,对分析、设计、验证、检验环形弹簧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弹簧失效断裂的原因有很多,弹簧材料的质量;弹簧制造工艺及相关技术;弹簧热处理工艺和热处理后的金相组织、晶粒度和硬度;弹簧表面状况和耐腐蚀能力;弹簧工作环境的温度和空间介质腐蚀强度;还有弹簧设计时各项几何参数选取的合理性;性能参数选取的合理性;弹簧安全系数选取的合理性;弹簧许用应力选取的合理性;弹簧疲劳强度参数选取的合理性等等,都会成为弹簧断裂的原因,在分析弹簧失效和弹簧断裂时,要考虑的因素也有很多
采用化学分析、表面酸浸、拉伸、金相、扫描电镜和显微硬度计等检测设备研究了φ9.0mm55CrSi热轧线材的实物质量,结果表明:线材的化学成分符合标准要求;线材的表面质量、力学性能和非金属夹杂物质量水平较高;线材表面全脱碳质量水平较低,部分脱碳质量水平较高;线材芯部微区偏析控制水平一般;线材表层局部区域存在铁素体+球状碳化物异常组织,不利于后续大压缩率冷拔;线材表层局区域存在铁素体+小球状碳化物异常
成本问题历来是企业能否生存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就新常态下,弹簧制造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如何降低成本的若干途径,如经营规模、计划控制、材料采购和现场管理等进行了阐述,供同行同仁参考.
本文以资料和部分弹簧界老专家提供的回忆介绍了全国弹簧学术会诞生、发展概况和弹簧学会"两委"的由来和变化.弹簧学会工作历经34年,参与学会工作的专家、学者们、企业管理者们一直围绕着弹簧技术的发展,解决弹簧制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坚持学术交流、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创新,为产业创新铺设坚实的基石,为我国的弹簧制造企业和弹簧技术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LCC(生命周期成本)是互联网时代许多顾客追求的控制目标,ISO/TS16949和IRIS(国际铁路行业经营管理体系标准)已将LCC列为供方主要控制过程之一.本文就弹簧制造企业如何实施LCC控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以横向协调、多方论证为手段,明确各部门LCC管理职责。坚持“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严格按规定流程开展LCC管理活动。
决策理论认为,组织的全部管理活动都是决策.本文将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企业决策相结合,架构企业决策质量管理体系,阐述了组织决策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对于企业而言,决策正确与否,资源配置、人员沟通是否有效,将影响企业效益,甚至关系企业生存.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内部建立的、为保证产品质量、实现质量目标和满足顾客需求所必需的、系统的质量活动.
目的:超构材料是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尤其是近十年来,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以及微加工技术的成熟,使人们能够在非常微小的尺度上对材料进行加工和设计。超构材料的出现,使人们能够自由地设计材料的原胞结构,从而实现了许多自然界材料不能实现的性质,比如负折射,反向多普勒效应,反向谐波激发等,使人们对材料科学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由于控制声辐射指向性的潜在应用,利用超构材料控制声辐射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
超声检测与评价骨质及诊断骨质疏松症是近年来医学超声领域内的研究热点之一,并已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报告将介绍骨超声检测与评价的原理、方法及临床应用,内容包括近年来超声背散射法及其参量评价松质骨状况的研究进展,并介绍自主研制的骨超声诊断仪及其在成人和新生儿临床测量中的应用。最后介绍骨超声检测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将来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