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煤液化轻质油中芳烃分离的试验研究

来源 :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13年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c4653309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工作针对以环丁砜为主要萃取剂的实验,通过改变萃取温度和加剂油比,了解萃取效果随温度及剂油比的变化规律,并加入不同的助萃取剂,来研究不同的复合萃取剂对萃取的影响。在环丁砜中加人水作为助剂时,萃取油中的芳烃含量增加,但其萃取率降低,较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剂为含水5%的环丁砜,剂油比为1,萃取温度为40℃,萃取油中芳烃的含量则由59%上升至82%,饱和烃的含量由原油39%下降至14%。
其他文献
用毛细管流变仪考察温度、剪切速率和预热时间对PLA和PP、LDPE的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LA属切力变稀流体,且PLA的非牛顿指数和粘流活化能均较LDPE和PP大,同时发现,预热时间的增加会使PLA的粘度在低剪切速率时发生明显的下降,且预热时间的增加会使PLA的非牛顿指数和粘流活化能增加.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本文选择单宁酸(Tannin/TA)作为贻贝粘附蛋白的替代物,合成含单宁酸的功能聚氨酯,将单宁酸中的儿茶酚结构与聚氨酯的结构设计、性能调控等优点相结合,制备低成本高性能的功能聚氨酯涂层.随看纳米买验技术提高和潜在性能的进一步开发,TiO2纳米管阵列复合材料将会在物理、化学、环境、材料等方面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本论文研究以甘油和尿素为原料,先合成得到碳酸甘油醋,然后碳酸甘油醋脱CO2得到缩水甘油。该法原料廉价易得,反应工艺易操作控制,符合环保工艺,因此该工艺过程的开发为工业化生产缩水甘油提供了一种新的绿色环保的方法。
本文将低分子量的聚赖氨酸引入聚氨酯,利用聚氨酯的结构可设计、性能可调节特性合成新型多嵌段聚合物,降低合成成本、并保留生物相容、胰蛋白酶可降解特性,拓展聚赖氨酸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本文采用聚合物涂层处理法,涂上的聚合物部分官能团与碳纤维表面反应形成化学键,另一部分官能团与树脂反应形成化学键,使得碳纤维与树脂基体间的界面黏结性能大大提高,增强了复合材料的界面强度,达到了PP高性能化的目标。结果表明,CF表面涂覆E-MA-GMA后,CFR-PP的弯曲强度和模量显著提高,冲击强度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PP)的加人,也很大比例的提高了材料的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