眶上外侧手术入路对鞍结节脑膜瘤视功能和肿瘤切除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huai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眶上外侧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对肿瘤切除程度和视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临床资料,采用脑膜瘤肿瘤切除程度Simpson分级和视功能缺损分级方法评估眶上外侧入路鞍结节脑膜瘤切除程度和视功能之间关系。结果全部病例均采用眶外侧入路开颅肿瘤切除术,术前单眼视力损害5例,双眼视力损害23例,术后视力改善率为57.1%。术前颞侧视野偏盲15例,鼻侧视野偏盲9例,混合视野偏盲4例,术后偏盲改善率为21.5%;术前单侧视乳头萎缩11例,双侧视乳头萎缩17例,术后视乳头改善率为17.8%;手术前后视力视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切除与术后视力改善情况分析显示:Simpson分级Ⅰ级手术切除20例,术后正常或近正常视力9例,轻度视力损害7例,中度视力损害2例,重度视力损害2例;Ⅱ级6例,术后正常或近正常视力3例,轻度视力损害1例,中度视力损害1例,重度视力损害1例;Ⅳ级2例3.8±1.57h,术后正常或近正常视力0例,轻度视力损害0例,中度视力损害1例,重度视力损害1例。术后出现动眼神经麻痹2例,复视1例,抗生素及腰大池脑脊液引流置管后痊愈。无脑脊液漏,不完全性动眼神经麻痹1例,行神经康复理疗后改善。随访6~27个月,平均14.3月,复发2例再行手术治疗。无意识障碍及死亡病例。结论眶上外侧手术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肿瘤切除满意,肿瘤切除程度与视功能保护有关。单眼受损是术后视功能改善的主要因素。
其他文献
教学内容新世纪版一年级数学(上)第34~35页。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学习有关“8”、“9”的加减法。2.在探索活动中,引导学生充分运用生活
当前,困境儿童是国家和社会较为关注的特殊群体。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生存、就医、就学等问题,具有多样化的问题表现和需求。面对艰难复杂的生存环境,困境儿童在克
本文利用RS和GIS技术,采用1999-2014年的4期遥感影像数据作为主要数据源进行解译,并结合RUSLE模型,在GIS环境下,求算赣西地区的土壤侵蚀模数,并分析其时空分布特性。研究表明
<老子>一书讹误甚多,为之校正者代不乏人,但至今仍有不少遗留,今特举四例予以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