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物减排与区域环境质量改善

来源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2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wei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系统的分析了当前乌海市及周边交界地区的经济发展、资源消耗以及环境污染状况,针对区域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对区域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机制的研究,明确了当前乌海市的能源指标、污染控制指标的要求以及环境质量的控制目标。并对乌海及周边地区环境—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积极的对策和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分析矿山开采活动中土壤重金属的来源,结合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提出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措施。论述了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目的和主要内容,为今后其他矿山项目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环境影响后评价提供参考和借鉴。
环境技术评价作为环境技术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是以技术评价为工具,鼓励人们开发和应用对环境无害的技术。经过二十多年的积极探索,我国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技术评估体系,然而尚处于建设阶段。因此本文首先对我国环境技术评价制度发展概况进行归纳总结,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不足,通过借鉴国外环境技术评价制度,分析对比国内外环境技术评价制度的差异,根据我国国情,最后提出我国环境技术评估制度需要完善的建议,力
为了分析东北三省的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本文运用SFA模型和Trans-log生产函数对东北三省1991-2010年的环境效率进行了评价。除了资本和劳动之外,本文把能源作为一种正常投入,并且把污染物作为一种污染投入,考虑到产出随时间变化,建立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结果显示,东北三省的环境效率水平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但是整体数值偏低,在未来时间至少还有约40%的提升空间。因此,本文提出政策建议
为快速有效地应对水体突发性重金属污染事故,对国家“十二五”规划中重点防控的铅、汞、铬、镉和类金属砷等重金属污染物的处理方法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这些处理方法的应急现场适用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突发性水体重金属污染事故应急处置方法的研究方略。
生态水文区划是采用分区管理思路来缓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技术基础。采用如下的思路构建生态水文区划模型,首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能代表绝大部分信息的主成分指标,而后利用系统聚类方法得到研究区聚类谱系图,利用自组织特征映射人工神经网络的聚类功能进行分类,最后对比系统聚类谱系图和人工神经网络分类结果,划分合理的生态水文区。以晋江流域为实例进行生态水文区划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将研究区划为
作为大气污染较严重的城市之一,大气颗粒物一直是西安市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其所含重金属的环境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重金属的存在形态.本文以西安市总悬浮颗粒物(TSP)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采暖期与非采暖期TSP及其所含Pb、Zn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TSP中重金属总量分布为采暖期大于非采暖期.非采暖期TSP中Pb、Zn平均含量较采暖期分别下降15.12%、54.53%.采暖期TSP中Pb主要分布在残渣态中,
《中国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国家实施计划》(以下简称《国家实施计划》),于2007年4月获国务院批准实施。根据《国家实施计划》,2015年之前,我国履行POPs公约资金总需求为339亿元。充足的资金及有效的资金渠道是更好的履行公约的基础条件。本文分析了我国POPs履约资金需求面临的问题,研究了我国POPs履约资金的详细需求及其事权财权分担,提出了我国POPs履约资金渠道建议。
建立了基于传质理论新的干建材VOCs散发和吸附的解析模型,考虑了VOC在材料内部和边界层的扩散过程。通过数学变形和广义积分变换的方法(GITT)求解模型,获得了简洁的解析解结果。分别采用通风空间内建材VOCs的散发和吸附以及密闭空间内建材VOCs的散发和吸附验证本文的模型,模型预测与实验数吻合较好。
近年来我国有毒空气污染物环境事件呈高发态势,严重威胁人群健康,成为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环境焦点问题。本研究总结我国有毒空气污染物控制监管现状,剖析主要问题和原因,并研究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和组织管理体系,提出系统构建有毒空气污染物环境管理体系、加强综合防治的政策建议,以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我国的现有区划主要为自然区划、部门区划、经济区划和功能区划,并不能作为具体行业环境管理的政策作用对象,以至于重点行业环境管理政策全国“一刀切”现象普遍存在,直接影响了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实现行业环境管理政策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本文提出了行业环境管理类型区的概念及其划分思路。针对煤炭开发的生态影响、水资源影响和土地资源影响,构建了与行业特点相对应的生态敏感性指数、水资源敏感性指数和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