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芦草沟组下段油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有机相分析

来源 :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red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拥有丰富的油页岩资源,其中准噶尔盆地探明油页岩资源量为4×108t,具有很大的勘探潜力。本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油页岩样品开展有机地球化学、元素地球化学实验分析,探讨油页岩中有机质沉积环境和背景,综合判断该地区油页岩的有机质类型、丰度以及沉积环境之间的联系,并进行有机相的划分,得出以下结论:
其他文献
新元古代末期晋宁运动之后,扬子板块完成了基底的固结统一并由此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地台发展阶段[1-2],直到晚印支造山运动的发生,海水才全面退出扬子地区并结束了漫长的海相沉积发育史[1、3]。自震旦纪至中三叠世,扬子板块主要经历了加里东期(Z-S)和海西—印支期(D-T2)2 大构造旋回及5 个重要的成盆阶段[2-4],其中,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高家边组、中二叠统栖霞组灰岩—孤峰组页岩(茅口组灰岩
细粒沉积物由于其粒度小、比表面积大而具有悬浮性,因此在水体中不易沉降.根据斯托克斯公式对静水中单颗粒细粒沉积物的沉降速度进行计算我们发现,在稳定无干扰的情况下,细粘土下沉30m 需要一年的时间,这在自然界中是非常难以实现的.但是,在自然界中,细粒沉积岩却并不少见,甚至可以达到沉积岩的2/3.
会议
随着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突破,油气勘探不断向深水区域推进。近年来,众多学者重点针对处于湖泊深水区细粒沉积岩的研究,而对处于浅水和深水的过渡相区的研究较少。歧口凹陷板桥-滨海斜坡区沙三期是湖盆发育的主要时期,包含了一个完整的湖盆扩张与萎缩的演变过程,沙三3 亚段沉积时期水体较浅,表现为浅湖相-扇三角洲相的沉积体系;沙三2 亚段以半深湖-深湖和重力流沉积广泛发育为特征,发育了大套有机质丰富的暗色泥
会议
塔里木盆地经过近30 年的油气勘探,其台盆区的主力烃源岩长期受到质疑,给油气增产上储、开拓新领域带来瓶颈。建立在长期研究塔里木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基础上,结合台盆区深层白云岩的勘探成果认识,分析研究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沉积期高有机质丰度和最近两年分析测试的西合休高有机碳“暗色岩类”层段的地球化学特征,并与台盆区油气藏中油气烃类地球环境特征对比,开展了有机地球化学—生物标志化合物、有机-无机碳同位素、微量
会议
The Upper Cretaceous Qingshankou Formation(K2qn)and Nenjiang Formation(K2n)in the Songliao Basin(SLB),China,contain discrete ostracodites.The ostracodites range in thickness from 5 to 380 cm.Based on
渝东石柱地区在川东高陡构造带上发育大量方解石脉,其中志留系龙马溪组黑色粉砂质页岩中多见纤维状方解石脉,鉴于区内沉积盆地演化及构造演化复杂,导致脉体成因不清。为揭示渝东石柱地区龙马溪组黑色粉砂质页岩中含烃包裹体的纤维状方解石脉体成因,通过岩石学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等分析手段,结合区域埋藏史及生烃史对其开展系统研究。
会议
在野外地质调查、岩心样品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元素地球化学测试、矿物成分测试、胞粉测试微观结构观测等手段,综合研究茂名盆地油柑窝组的古沉积环境及油页岩发育特征,进而讨论古沉积环境对油页岩发育的影响。
震旦系是中国南方油气勘探的新领域,陡山沱组烃源岩特征的研究是中国南方震旦系油气地质研究及勘探的基础之一。通过野外露头剖面考察实测、烃源岩采样及室内有机地球化学测试分析,研究烃源岩的宏观展布特征、有机质类型及丰度、形成环境、生烃母质等特征,进而探讨其油气地质意义。
鄂西恩施地区上二叠统大隆组是重要的页岩气勘探层位。为研究大隆组页岩气勘探潜力,本文采用有机地球化学和碳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对大隆组烃源岩生烃潜力及解析气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并讨论了页岩气成因类型。
目前,碎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在物源分析方面是最有前景的技术手段之一,在物源及沉积背景分析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常用的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包括:常量元素分析、稀土元素分析、微量元素分析和同位素分析。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