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根据"5.12"汶川大地震后我校派驻四川省茂县、安县、江油市及都江堰市等地多支灾后医疗及卫生防疫队2个多月的实地工作经验,总结了本次灾后卫生防疫工作中暴露出的不足,并为今后重大自然灾害后的卫生防疫工作的组织与实施提出改进措施。本次震后灾区防疫工作中,主要暴露出以下一些问题:①对大规模的灾后卫生防疫工作尚缺乏经验,救援力量在相关理论、心理调节以及战备物资等方面准备不充分;②灾区各地救援力量在人员选派上缺乏统一的协调组织、搭配欠合理,通信、交通、物资保障以及对有限救援力量的合理调配上均暴露出一定的问题;③对各地救援力量任务的任务分配及计划使用欠合理、细致,对卫生防疫工作成效的评估方法欠科学,甚至简单地以各乡村到达的防疫队员数量、处理动物尸体或遇难者遗体数量、消毒剂喷洒面积等作为主要考核指标;④过分片面强调消毒工作,消毒剂及相关人力资源的浪费、环境污染、过剩消毒剂的后续处理困难等问题比较严重,而救灾早期对灾后的防虫、杀虫工作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一线救援力量的实地决策指挥缺乏机动性和实时性;⑤对灾区当地原有卫生防疫力量的灾后建制恢复、合理使用以及着眼长效机制的培训与支援尚缺乏完整的体系。鉴于以上问题,对今后我国重大自然灾害后卫生防疫工作的组织与协调提出以下建议:①加强灾后卫生防疫工作的相关理论研究,如关于消毒剂及消毒方法的合理应用、不同地域消毒方式和消毒效果的差异及对策研究、灾后防疫队伍在知识结构和人力上的科学搭配、野战条件下卫生防疫装备的研制等,平战结合做好相关人力、物力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②决策指挥权向一线下放,根据不同地域灾后实际情况实时调整卫生防疫策略,是卫生防疫工作防微杜渐、高效运作;③制定应急情况下政府决策机构、交通、通信、医疗、疾控及医药企业等部门协同指挥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相关演练,常备不懈;④重视灾区当地群众自发性卫生防疫工作的动员和组织方法研究,重视相关专家的指导作用和培训、辅导职能,使外援卫生防疫力量的作用逐步放大,以点带面;⑤防疫工作的组织应讲求实效、重视细节,不能贪大求功、不搞花架子;重视灾后重大疾病诊断试验室的快速援建工作,重视临床医疗与疾控队伍的分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