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素描教学方式的若干思考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gt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描教学是艺术教育中的一个启蒙环节,直接关系到社会的文化发展和人文精神的确立.针对艺术教学、艺术创作环节中的偏见和误解,结合自身多年来的素描创作和教学研究,对素描教学方式的思考进行了总结阐述.
其他文献
本文阐述了创意素描教学在职高美术教学中的积极意义与实现方法,并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还原了其教学过程,说明了创意素描课题既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又能使传统的素描教学得以丰富与拓展,从而有效提高素描学习的兴趣与作画能力.
本文以朱光潜为例,对20世纪上半叶流行于中国的美育思潮进行了重新审视.“美育”作为一套话语,并不等于在院校或社会上实施的艺术教育,它源于舶来的西方美学,却在深层次上与儒家信条相呼应.通过对朱光潜的《谈情与理》《谈美感教育》等相关文本的批判性解读,可看到美育思想在朱光潜整个关学体系中占据着核心位置,它不仅促使朱光潜对他所接受的克罗齐表现论和形式主义艺术观进行了改造,而且也构成了朱光潜研究和传播西方美
教学是一门科学,知己知彼方能指导有效,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基础,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容置疑,教学方法手段与学情的整合是关键.在教学实践中,会遇到临摹方法单一的问题、缺乏教学直观训练的问题、以考题为训练目标的问题、训练内容选择的问题以及画册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等,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并形成符合学习规律的认识,有助于更好地实施美术专业高考辅导.
素描作为一种最古老的造型艺术,它表现了一条最重要的审美原则,那就是真实地反映世界.素描有其自身的规律,也有知识的积累.因此它不仅仅是技术训练,也是观察方法、感觉、认识和思维的训练;是艺术表现能力的训练,更是艺术素质的培养.素描的训练不仅要求学生画出“逼真”的效果,更重要的是通过研究自然界形象,研究自我的认识和感觉,从而达到主客观的统一,感性与理性的辩证统一,实现艺术的创造.
要让学生建立良好的色彩意识,必须从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入手,形象化地构建起一个立体多层面、渐进的认知体系,引发学生心理和生理等全方位的共鸣,同时用所学的色彩知识重新审视世界,并源源不断地吸收养料,就此达到润物无声、自然天成的最佳效果.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明清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体系和开发利用方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本文立足于历史档案馆工作实践,分析了明清档案信息资源在开发利用观念、主体、对象、方式等方面发生的一系列变化,阐述了新技术带来的新发展工具和发展模式,以及对开发利用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进而提出了几点应对策略,以期能够为建设智慧化的开放共享、亲民利民、文化创新的档案馆提供裨益.
本文通过阐述档案在新农村建设中传承乡村文化,构建“乡村记忆工程”的作用,分析部分省份的建设特点、经验以及广西开展“乡村记忆工程”的现状,探索广西新农村建设利用档案传承乡村文化的路径.
本文论述了湖南图书馆家谱收集的历史与收集方法,介绍了湖南图书馆家谱整理与研究的成果,总结了湖南图书馆家谱缩微保存与服务的诸多情况.
本文概括了内蒙古地区少数民族档案资源现状,从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抢救与保护少数民族档案、建设与开发数字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等方面论证了内蒙古地区少数民族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开展此项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对深入推进其发展提出了规划与建议.
国家图书馆2012年启动中国记忆项目,以我国现当代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重要文化专题作为建设内容,建立以口述史料、影音文献、民间文献为特色的记忆资源库,为国家保存记忆资源.其中,对传统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是中国记忆项目的工作重点之一.近年来,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参与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的学术咨询与验收工作.本文以对非遗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工作为例,探讨图书馆的记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