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激振荡流热管脉冲加热强化传热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veZ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提出了采用脉冲加热代替常规连续热源加热强化自激振荡流热管传热的方法,并对其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脉冲加热时热管冷、热端壁面温度的振荡频率明显大于连续加热热管的壁面温度振荡频率.在相同的加热功率下,当脉冲宽度在200ms~1000ms时,脉冲加热热管的传输功率与当量导热系数均大于连续加热热管的传输功率和当量导热系数.这表明脉冲加热强化自激振荡流热管传热的方法是可行的.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某通信卫星仪器的热设计方法,并且对其进行热分析,通过分析计算结果与热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对星上仪器进行适当的内部热设计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合理的热分析亦有益于热设计.
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液态钴的密度、比热和自扩散系数进行了研究.分子间作用采用嵌入原子模型(EAM)进行描述.研究发现,钴的密度和自扩散系数与温度的关系分别为ρ=7.47-7.6×10(T-1766)gcm和D=63.9678exp(-40843.03/RT)m/s,而比热在模拟的温度区间内几乎保持为定值32.509±0.194J/mol/K.对比表明,模拟的比热、密度和自扩散系数与熔点以上
本文介绍了可以进行气体、液体流动与换热的微流动实验台,及其可视化实验段的研制,分析了该实验台的主要误差来源.并利用该实验装置对微型钢管可视化作了初步的研究,利用微区热成像技术测出微型钢管外表面温度场的分布图,为下一步的微型管内部流动与换热的机理性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提出一种流量测量的新方法,即基于导热与对流联合作用原理高温管道流量测量方法.这里主要分析其流量测量的原理并通过实验验证实验原理的正确性.
本文提出了一个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膜和阴极催化层的一维非稳态数学模型,模型考虑了电化学反应及反应中的传质过程.本文结合算例分析了燃料电池膜及阴极催化层的性能,结果表明:(1)结果能验证燃料电池内阻理论(2)随着输出电流密度的增大,氧浓度分布不均匀性增大;(3)阴极催化层厚度减小,可提高电池输出电压;(4)电池进口处的氧气摩尔浓度增大,可增加电池的输出电压.
本文针对紧凑型重整器中甲烷蒸汽重整过程,进行了考虑化学反应影响的气体流动与传热的模拟与分析。分析中采用了重整器的工作条件,如固壁上组合的热边界条件,质量平衡引起的重整反应与气体渗透进、出催化剂层.通过耦合源项,混合燃料气采用可变热物理参数,对动量、传热以及燃料气体组分方程进行求解。对由多孔催化反应区域、流动管道以及固壁组成的复合管道进行了预测,并进行了讨论。
本文提出了数值求解三维变系数对流扩散方程非等距网格上的四阶精度19点紧致差分格式,为了加快了传统迭代法的收敛速度,采用了多重网格加速技术。数值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对于不同的网格雷诺数问题,在精确性、稳定性和减少计算工作量方面均明显优于7点中心差分格式。
本文针对粒度100~450μm窄筛分水洗沙的渗透率气测和水测渗流实验对比出人意料的结果,结合微细通道气体流动和渗透率气体测量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研究了气体流动滑移机制.研究认为,只要在固体壁面上附近存在速度梯度,气体在固体壁面上的流动滑移将不可避免.这给以粘性力入手测量确定气体粘度系数的方法带来困难.窄筛分水洗沙渗透率的气测和水测实验结果预示:气体在固体壁面上的流动滑移效应远比认定的强,真实的气体粘
本文基于分形几何理论,构造了随机Sierpinski地毯结构及其周期结构来模拟多孔介质孔隙结构特征,并对其导热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一定空间尺度内,孔隙的大小和分布对多孔介质有效导热系数有实质性影响,其热传导规律呈各向异性;而在大于该空间尺度时,随空间尺度的增大,各向异性特性逐渐减弱,且多孔介质有效导热系数和基质率大致成指数关系.
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定形相变材料的低温热水地板采暖形式.研究了定形相变材料蓄能式低温热水地板采暖系统的传热性能,分析了当室内温度保持恒定时,地板采暖系统结构层物性变化对地板采暖系统表面平均温度、表面平均热流密度的影响;分析了该类地板采暖系统与普通混凝土地板在传热性能上的差别,得出定形相变材料蓄能式低温热水地板采暖系统的使用优势和适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