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觉辅助的时差定位和目标跟踪

来源 :第十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boat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需求和位置服务的快速发展,时差定位算法被广泛应用于室内定位,然而在复杂的室内场景下由于非视距的存在,定位精度和鲁棒性相比于视距情况下会大大降低.传统的Chan算法在NLOS环境下定位精度很难满足要求,本文根据距离几何关系的性质,提出一种基于Cayley-Menger行列式的最小残差加权方法来抑制NLOS的影响.使用Cayley-Menger行列式得到距离估计,再进行残差加权来得到终端的位置估计值,最后提出一种修正的牛顿法进一步迭代求解.通过上述改进算法,并结合增强现实的视觉辅助和步行者航位推算技术,提出重构卡尔曼滤波的观测值和预测值的自适应算法对目标进行动态定位和跟踪.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有效抑制了NLOS误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降低了计算复杂度.与其他算法相比,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和动态跟踪效果.
其他文献
近年来以Starlink为代表的低轨巨型星座的构建不仅创造了全新的卫星通信商用模式,而且也给传统的卫星导航定位应用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以此类重大空间通信基础设施为依托,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开发新的定位导航功能,这也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针对这一需求,利用通信卫星自身可附带的导航电文播发能力,结合低轨卫星通信终端链路建立与相控阵天线应用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双星通信链路来波方向互夹角测量、卫星
自主移动机器人属于智能型机器人,是集环境感知、动态决策与规划、行为控制与执行于一身的综合系统,近年来移动机器人在交通运输、服务医疗等行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示了广泛应用前景.路径规划技术是自主移动机器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指移动机器人按照具体性能指标(时间或者距离)搜索出一条从起始位置到目标未知的最优或次优路径.针对移动机器人自主路径规划中存在的优化轨迹粗糙、轨迹越界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运动规划
当前,水下导航定位作为PNT体系中的重要应用环节,水下用户需要定时到水面获取所需的卫星导航信息,这不仅不利于水下用户的安全隐蔽需求,而且长时间的间断定位也增加了累积误差.以持续高效的向某一水下区域的目标用户提供导航定位服务为目的,本文考虑多基站的水下定位方式,在水域底部布设多个位置已知的锚基站,并向水下目标发送测量信息的声波信号,水下目标用户通过导航接收机获取多个锚基站位置及相对应的收发距离等信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全时空的位置服务需求越来越多,移动通信网络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全球定位系统在覆盖率和定位精度上的不足.目前基于多基站节点的定位方法尚存在多基站部署成本较高,基站之间要求严格时间同步等问题.同时,考虑到通信与导航的融合趋势,通信中的一对一服务模式让单基站定位成为新的研究热点.针对单基站定位过程中NLOS信号导致定位误差较大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PDR约束的单基站定位方法.首先根
星载故障预测和健康管理系统对于卫星在轨服务性能和安全稳定运行意义重大.本文以保证卫星连续稳定服务任务为目标,分析了影响任务成败和用户服务的关键因素,从故障诊断、性能评估、故障预测能力出发,考虑及时性和准确性需求,对卫星故障预测和健康管理系统进行了设计,并利用仿真软件建立了PHM模型.采用参数权衡法,对星载PHM系统进行了仿真,给出了系统分析评估的结果,可为面向服务的星载健康管理及预测系统设计和优化
全球定位系统和惯性导航系统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能提供精度更靠、更可靠的定位结果,是当前研究最为主要的组合导航系统.GPS/INS组合的模式有松组合、紧组合和超紧组合.本文建立了基于伪距、伪距率的紧组合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实测车载数据对紧组合性能进行具体分析,为基于无人车驾驶的低成本组合导航,提供更全面的实验结果和定位性能参数.结果表明:紧组合的位置定位结果北向和东向的精度较高,在1m以内,地向误差在
针对目前行人航位推算(Pedestrian Dead Reckoning,PDR)技术中各种步长模型的精度与普适性问题.根据人在正常行走模式下行走的步长大致相同,本文利用室外手机伪距差分原理与有限状态机(Finite State Machine,FSM)进行步长推算并将推算出的步长应用于室内PDR技术.本文结果表明基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无论是在国防领域还是在日常生活各个方面中,导航技术都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在室外环境中,定位导航技术日渐成熟,近年来,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在一些人口密集的商场、停车场等室内公共场所,基于位置信息服务的位置导航、环境感知和对人或物的实时监控的需求不断增加,高精度的室内定位技术也因此成为研究热点.针对现有的室内定位方法存在高成本、低精度、鲁棒性低等问题.一些学者尝试将机器学
近年来,随着新材料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大尺度结构力学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空间大型可展开天线得到的长足的进步,包括网状、薄膜、微电子机械、固面、充气等不同类型的空间可展开天线获得的大量的应用,使得研究人员开始重新关注射电脉冲星导航.本文基于Australia Telescope National Facility Database(ATNF)和European Pulsar Network(EPN)
近年来,与惯导组合的导航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车载、手机等智能设备,比如卫星/惯性组合导航和视觉/惯性组合导航等,同时用户对组合导航的精度要求也日益增加.随着与惯导组合的导航技术的发展,位置增量信息被使用到多种关键技术之中,位置增量方差检验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检验指标.传统的位置增量方差检验方法通常会忽略掉噪声方差的影响,这会造成长历元位置增量方差的不准确.为此,本文以惯性组合导航中惯导外推位置增量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