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距下关节镜诊治跗骨窦综合征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99z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跗骨窦综合征在关节镜下的特征,评价应用关节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15例诊断为跗骨窦综合征的病例.其中男6例,女9例;平均33.4岁(19-48岁).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MFH患者112例,男77例,女35例;年龄20~77岁,平均56.3岁,50岁以上79例.病程7d~3年.11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肿瘤直径2~10cm,其中位于四肢55例,躯干51例,腋窝6例.均已行肿瘤局部切除、广泛切除或根治性切除,经病理证实为MFH.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方是否可抑制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滑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其对OA滑膜成纤维细胞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获取OA滑膜成纤维细胞,细胞培养至第3代时通过流式细胞术进行鉴定。
[背景及目的]外旋应力试验一直以来是诊断三角韧带断裂的主要手段,近来临床研究发现踝关节损伤患者中存在三角韧带部分断裂的情况,不仅在急性期容易漏诊,且常导致患者出现慢性踝关节内侧不稳,本实验通过外旋应力试验对三角韧带部分断裂进行诊断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关节镜下治疗肩关节复发性脱位与开放手术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3~2015.6采用关节镜治疗肩关节复发性脱位39例,与之前采用开放手术治疗肩关节复发性脱位的25例患者进行对比,随访l0-28个月,平均21.3个月;所有入组患者均为单方向性不稳定,术前均进行CT评估,关节盂缺损范围5%-20%,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随访时采用C<!--[if!vml]--><!--[endi
目的 提出人类趾行足畸形的概念并探讨其治疗方案。正常人为跖行足,1-5跖骨头负重,但因为各种原因,尤其是外伤因素引起的前足的生物力学改变,行走时足趾触地负重,足呈弓弦状畸形,1-5趾以上部分全部升离地面,尤其是1-5跖骨头悬空,不能负重,这样的足部畸形称为趾行足。
会议
目的 快速康复理念的提出,使得冷疗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既往我们使用的是冰袋局部短时冷疗,持续冷疗器的出现让我们有条件延长局部冷疗的时间并保持我们所需要的低温。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随机对照研究来观察术后持续冷疗对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疗效。
Objective:This study aimed to identify th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treatment efficacies for pronation-lateral rotation stage Ⅳ(PL-stage Ⅳ)fractures of the ankle.
目的:观察依据肌筋膜触发点理论治疗下腰痛的临床方法。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集到的急性腰扭伤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治疗组患者根据肌筋膜触发点理论的疼痛模式,采用针灸针刺激腰方肌触发点(深部2个,浅部3个)以及根据不同的疼痛部位,刺激相关肌肉的触发点,通过相关肌肉刺激后,释放相关肌肉的"灰姑结节"的方法进行治疗每两天治疗一次。
目的 探讨钢板联合空心加压螺钉治疗儿童胫骨远端骨骺合并腓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共收治27例儿童胫骨远端Salter-Harris Ⅱ型骨折合并腓骨下段患者,用钢板联合空心加压螺钉进行复位固定。
目的:旋前-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是一种严重损伤,踝关节整体稳定性受到严重破坏,处理不当易发生踝关节不匹配和不稳定,继发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本研究试图分析影响旋前-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