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病针灸疗法探析

来源 :全国兽医外科学第13次学术研讨会、小动物医学第1次学术研讨会暨奶牛疾病第3次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guolibb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灸是针刺疗法和艾针疗法的总称,它不能直接消除病原体,也不能补充机体必不可少的化学成份,而是通过调整机体的生理功能,激发机体固有的防御疾病和自我修复的能力.祖国医学运用经络学说将传统针灸学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不断改进针灸技术和手段,逐步实现针灸现代化.犬病针灸疗法的临床实施是根据我国现阶段犬病针灸学研究的特点,总结了针灸作用广泛、疗效迅速、节约药品、安全可靠等优点.本文阐述了针灸的起源和发展、经络学说与腧穴定位的原则、影响针灸疗效的因素及针灸技术的研究现状.针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现代针灸技术在经络、腧穴、针法、灸法、临床治疗等方面做出了重大发展,新的针灸器具和仪器的研制为针灸临床增添了新的手段.针灸疗效与选穴、腧穴定位、刺激参数、操作技巧和针灸时机有关,针法、刺激强度、得气泄气等依个体、病情、穴位而定.针灸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祖国医学寄希望于基因技术研究针灸.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学的研究进展,从生物电磁学的角度研究经络成为可能.我国的针灸技术通过国际间学术交流被世人瞩目,其应用前景会越来越广泛.
其他文献
美国自1995年开始应用吡虫啉防治马铃薯甲虫,到1997年,纽弱州长岛地工马铃薯甲虫成虫和2龄幼虫对吡虫咻的抗性指数已分别达到110.8和13.2倍。对成虫测定结果表明,其抗性为常染钯体多基因控制的不完全陷性遗传,显性度为-0.23。用增效剂PBO预处理抗性种群成虫。结果表明,增效剂对吡虫咻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增效指数分别为6.0和2.6倍,而在敏感 群中则无增效作用,证明多功能氧化酶和酯酶的解毒
通过多年的防治研究,针对辣椒疫病田间发生特点,复配研制出4℅辣椒疫病灵颗粒以大田防治试验,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不同用量试验结果表明,成株期以2.0g/穴根施较为经济有效,持效期可达30天以上,苗床施用以每平方米30~40g为宜,不同施药粢九的结果表明,对于灌水次数较多的大棚甜椒,以两次用经效果较好。对于灌水次数较少的地膜线椒。施用一次即可控制危害。在作用方式中,疫病灵颗粒剂以保护作用为主。其治疗
骨折(fracture)是骨或骨软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因外力作用或病例因素而遭受破坏的状态.骨折同时伴有周围软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根据骨折处是否与外界相通,分闭合性和开放性骨折.重度骨折包括头颅、脊椎骨折和开放性骨折,应立即整复,保护动物受伤组织和正常生理功能.本文介绍了一例猫重度骨折内固定的治疗病例,供同行探讨.
本研究以犬为实验动物通过结扎小肠及相应肠系膜动静脉血管,制作绞窄性肠梗阻病理模型,实验设对照组和绞窄组(缺血再灌注组),绞窄组又依解除梗阻的时间点不同分为2h、4h和6h组,以研究肠绞窄后及采用不同方法解除肠梗阻后血液、腹腔液和各实质器官内自由基变化的规律及其对机体的致病作用,为临床诊治肠梗阻奠定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肠绞窄时间的延长,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值在1h时出现一过性升高,之后
为探索在小动物临床开展角膜移植的手术方法,选择11只年龄在6~12月、体重为4.0~6.5 Kg的北京犬或杂交北京犬进行穿透性角膜移植实验,实验前先行猪离体眼角膜直线切口与角膜移植缝合技术训练.结果显示,4℃玻璃湿房保存的猪眼角膜片应在24h内进行角膜缝合训练,超过24h的角膜组织呈胶冻样改变;犬角膜移植术除眼局部麻醉外,尤其需要可靠持久的头位保定及全身麻醉,而采用异丙酚-氯胺酮复合静脉滴注能够提
为观察障碍赛马运动前后血液学的动态变化,选用26匹赛马,先于厩舍内在安静状态下采血,测其血液学健康参考值;热身8 min.后由骑手全速策骑1000 m,分别于热身后以及运动后的第5、10、30、60 min.采血测定RBC、WBC、Hb、PCV.结果表明:体能好的马与体能差的马相比,WBC在运动前后变化的幅度较大,RBC、Hb、PCV值较高,其它参数差异不明显;体能好的马白细胞曲线呈双峰态,所有赛
本实验分离了7日龄内番鸭长骨破骨细胞(Osteoclast,OC),并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其活体形态.分别于培养1、3、5、7d进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TRAP),培养7d后进行骨吸收陷窝定量分析,以观察番鸭OC数量、在体外生存时间以及骨吸收功能.结果表明倒置显微镜下OC为多核巨细胞,有伪足并借助伪足的凹凸伸缩而变化形态、运动行走.玻片上OC TRAP染色阳性,培养7d象牙片上产生明显吸收陷窝;
奶牛蹄病作为危害奶牛业生产的四大疾病之一,一直以来吸引着众多研究者的目光.为了了解进入新世纪后奶牛蹄病的研究热点,更好地指导奶牛生产实践,本文综合了世界范围内2000年后在奶牛蹄病领域发表的主要文章,对其进行归纳总结,使读者了解当前奶牛蹄病的研究进展情况.从营养方面防治奶牛蹄病的热点是生物素的使用;在牛舍与地面方面受到关注的是不同饲养方式和地面类型对奶牛蹄病发生的影响;蹄病方面,蹄叶炎、蹄底溃疡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