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标准化经营助企业平稳渡过金融危机

来源 :中国标准化协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he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如何平稳过渡、如何持续发展企业的创新力,成为每个企业乃至每个企业家关心的课题。就企业实践经验表明,如果仅仅依赖于新产品、新产业持续创新,企业的发展是有限的;相反,如果企业能够依赖于新的标准引领整个产业乃至行业的发展,特别是在这个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标准将使企业获得无限的回报和生机。因此,标准化经营成为金融寒冬中每个企业必修的课程。本文对标准、标准化和标准化经营进行介绍,简述了金融危机下标准化经营创新思路,指出标准化经营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是需要不断持续改进的工作,也是企业在金融危机中挺直脊梁,平稳过冬的关键。通过扎扎实实地实施标准化经营活动,并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不断地赋予标准化经营活动创新的内容,定能使国内企业安全地渡过金融寒冬,也使更多的国内企业引领全球产业的发展。
其他文献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纺织服装对外贸易总量将继续扩大,由此导致的纺织产业的对外依存度也逐步加深,纺织品出口任何异常变动和西方国家针对纺织品出台的任何不利措施都将对国内产业都将产生明显影响。本文提出纺织品出口需要标准化工作的支撑,现就纺织标准化工作的成就进行介绍,指出国内纺织标准体系与国外存在较大差异,标准体系之间的协调性较差,标准的技术水平有待提高,标准的制修订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对标准化工作
本文提出在采用国际标准制修订国家标准时,应根据我们国家的特殊基础条件在加入适当的偏离,使得国家标准既可以与国际标准接轨,又能满足我国实际国情的需求。现对WTO相关规定、IEC相关规定进行介绍,简述了我国特殊的基础条件。研究表明,在采用国际标准时适当加入我国的国家偏离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首先,在国际层面,这不仅符合WTO/TBT良好行为规范的要求,而且也是IEC等国际标准化组织所允许并鼓励的。其次
近年来,光伏产业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朝阳产业,产业基地已经超过10个,产业链的分布更广,而与之密切关联的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却没有及时跟进和进行必要的投入。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核心则是标准化,要构建和完善相关的标准体系,引导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介绍了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主要情况,分析了关于光伏产业质量监控体系的现状,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利用检验检疫实验室管理、实验室建设、实验室通用而贵重的检测设备等
本文介绍了标准化在世界主要军事强国军备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简述了目前我国军用标准化在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中所起的主要作用。目前,我国正面临着部队的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策历史任务,与世界主要军事强国相比,我国的联合作战能力和标准化建设尚有相当大的差距。按照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要求,立足我国国情和军情,转变武器装备研制发展的观念,充分运用标准化手段,重点发展新型信息化装备,可确保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
标准是一个国家经济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对我国标准的历史使命进行介绍,提出奋起直追的中国标准将引导中国制造走向辉煌,中国标准本身应勇于参与国际标准的竞争。
生态农业的模式化是实现生态农业标准化的基础,生态农业的产业化是实现生态农业标准化的动力,生态农业模式的关键技术集成化是实现生态农业标准化的核心,生态农业模式的标准化是实现生态农业标准化的条件。本文指出生态农业模式化是实现生态农业标准化的基础,生态农业产业化是实现生态农业标准化的动力,生态农业模式关键技术的集成化是实现农业标准化的核心。
在日益激烈竞争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我国纺织企业要想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极需加速企业现代标准化管理步伐,大力推进标准化进程,充分认识实施名牌战略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加快培养和发展一大批名牌产品,全面提高我国纺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本文就我国纺织企业如何加强标准化管理,创建名牌产品,发挥名牌效应,促进外贸发展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蔬菜标准化是优化蔬菜业的产业和品种结构,推进蔬菜产业化经营,实现蔬菜现代化生产的重要的技术性基础工作,也是提高蔬菜商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措施。30年来,上海市蔬菜标准化生产经历了从数量型向质量型生产的转变,其内涵在不断发展变化,在各级领导的关心重视和蔬菜业同行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紧紧围绕蔬菜产业的发展目标,在落实措施,务求实效上下功夫,蔬菜标准化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面临着巨大的
本文对科研院所技术标准的发展思路与战略选择进行介绍,提出制定技术标准发展指南、建立支撑创新的标准体系、联合制定技术标准、积极申请标准制定项目、积极制定国际标准等发展对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步建立,质量检验事业的开拓发展,全国不少地方出现了质量检验机构之间的兼并整合,如何建立大型、集团型实验室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己成为我国实验室建设、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而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文件化的管理体系更是关键所在。本文就按照GB/T 27025-2008/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国家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