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宦台官员衙署之空间特性与文化内涵

来源 :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342016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衙署是地方行政制度的象征,是清政府跨海而治的延伸,也是宦台官员在台社会生活文化的依托。衙署空间的整修与改造,融入了文人的个体情感与生活关学,使衙署从公务的功能中延伸出神圣性、闲赏性与情感性等内涵。通过官署这一空间场域,将中原文化与儒家秩序化的深刻内涵予以发扬深化,从而构建起家园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其他文献
清代“湖广填四川”移民是闽粤地区仅次于迁台的重要移民运动。在迁川移民潮中,闽粤移民迁川动机有着大背景下共性的刺激,如清朝对迁川的各种优惠政策。也有其特殊的动因所在:说客的诱引、乡族的牵引、发家致富的梦想驱使以及闽粤山区人民特有的迁移特性等。从宏观到微观的政治、经济、社会、家族、家庭等各方面因素的驱动下,形成闽粤迁川特有而复杂的迁川动因。
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极具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和族群文化,它兼具了保守封闭性与多远开放性和流播徙转性,东南沿海地区,台湾地区,乃至东南亚的部分地区都深受其影响,是一种辐射型区域文化。而生于闽南,长于闽台两岸的艺术奇葩—芗剧,是闽南文化独特的表达形式之一,是闽南文化的缩影,也充分体现了根植闽南沃土文化内涵。
会议
“文化线路”是历史遗产保护领域的概念,是在历史文化遗址、历史文化遗产的“点”状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动态的、多维的、线性的、整体性的概念。韩江发源于闽粤赣边区,向南注入南海,是一条绵延千年的商路,也是一条潮客二大民系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韩江的出海口潮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韩江是“海丝”的内陆延伸线,也是一条海内外文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文章从时间、空间、文化和角色目的等方面阐明韩江商路的“文化线
会议
通过对民国时期台商企业南靖浮山展南公司相关人员及后代的田野访谈,以亲历者口述为据,分析展南公司的设立、发展、业务经营及公司废立情况,展现民国时期在闽台商企业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以及之后公司遗留的台胞问题。以期对浮山地区的现圆山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和招商引资提供借鉴,也以此为契机加强两岸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
松洲书院位于漳州市芗城区浦南镇松洲村。平面建筑为前庙宇后书院格局,建筑坐北朝南,背倚石鼓山,庙前原辟有三级平台和一片开阔地。整个建筑由前殿(围墙)、王台、中殿(威惠庙)、后殿(书院)、东西两庑及两配殿组成,占地面积达2125平方米。整个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关于松洲书院的创办时间可说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松洲书院为“开漳圣王”陈元光之子陈珦于唐中宗景龙二年(708)所创,距今有1300多年的历史
中国书院教育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之一。作为历史文化载体,闽南书院建筑是闽南的重要宝贵遗产,为闽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闽南书院建筑中体现的闽南文化特色主要表现为:建筑设计与书院文化的浑然一体,师法自然;建筑选址与园林景观的依山傍水,因地制宜;建筑风格与选材形式的富丽多姿,特色鲜明;建筑理念与历史传承的重乡崇祖,追求正统等。作为闽南古书院的一员,侯龙书院展现了自然与人文融合之美的
漳州地理位置的优越,特殊的气候与地貌,导致经济的海洋性与外向型特点。漳州的民系由移民组成,在向海外打拼过程中,形成多元文化的特点。在他乡的勇猛与回家乡的宽容性格。
文化是人类创造和享用的产物。中华文化一体多元,绵延5000余年而未中断。以闽南方言为外在特征的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支流,源于中土,形成于闽南地区。闽南文化在融合闽越文化和吸纳东西方文化的过程中构建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并且随着闽南人的足迹延伸到他乡异域。闽南文化的“开放兼容意识、务实共赢心态、向海探索精神、眷念乡土情怀”深度演绎和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和合观、务实观、革新观、家国观”,为中华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