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心墙堆石坝三维耦合模型渗流边界处理方法探讨

来源 :第四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暨第七届全国水利工程渗流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971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心墙堆石坝两岸和坝基渗流对坝体渗流场有一定影响,渗流计算模型通常包含大范围的地质体,而坝体渗流与应力变形三维耦合模型,为减小计算规模,其范围通常仅限于坝体和坝基覆盖层,模型与基岩相接触部位常视为不透水边界,忽略了基岩渗流对计算域内渗流场的影响,可能造成坝基渗流场、防渗墙结构物与心墙应力变形的较大误差.本文将整体渗流模型计算得到的边界流量,通过在耦合模型底部设置绕渗单元和添加流量边界条件,将边界流量添加至耦合模型内,来包含计算域外渗流对计算域内渗流场的影响.以心墙底部坝基覆盖层全部挖除的双江口大坝,和坝基覆盖层内布置两道防渗墙的瀑布沟大坝的耦合模型为例,计算耦合模型在不同上下游水位差时的稳定渗流场,与整体模型渗流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这种处理方法能够使耦合模型的渗流场与整体模型基本一致.
其他文献
具有裂隙网络模拟功能的有限元可以较好地模拟实际岩体结构及其变形破坏特征.本文以大岗山水电站地下洞室施工期开挖揭示的地质资料为基础建立尾调室局部范围岩体的裂隙网络模型,对比无支护条件和不同锚杆支护方案下的裂隙围岩变形,分析锚杆布置方案对地下洞室围岩的支护作用.基于裂隙网络模型的开挖计算结果可以反映围岩主要变形特征与失稳机制,施加锚杆支护后对于分析区域上下游边墙的不利地质情况有显著改善,进一步通过分析
在一定的外部条件下,岩土材料的应力和应变都有随时间缓慢变化的过程与现象,这就是岩土材料的流变力学特性,是其固有的力学属性。考虑一维蠕变应力状态既可以脱离三维蠕变应力状态而独立存在,也可以视做三维蠕变应力状态的某一特例而存在,从变形的一致连续性要求出发,从理论上推导了黏弹性体三维微分本构方程的一种新形式.其算子直接采用拉压材料参数表示,同常规微分本构的算子相比较,在形式和作用函数上有所差异.最后通过
为了说明黄河开封段水中主要污染物对黄河堤防土体渗透性影响,本文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对比分析了去离子水及不同种类、不同浓度和不同pH值溶液对土体渗透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污染物对土体渗透系数存在正负两个方向的影响且影响显著.对土体SEM照片分析后发现,水土之间通过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和溶蚀及结晶沉淀作用,引起土体结合水膜厚度和矿物成分改变,使土体微观形貌及孔隙特征发生变化,最终导致其渗透性发生改变.
为了监控昌马水库枢纽工程建筑物的安全运行,布设了渗流监测设施,对坝体、坝基、绕坝渗流及渗流量进行监测.实测成果表明,在各级水位作用下,坝体浸润线、坝基渗流在正常范围内运行,没有发生异常现象,符合渗流规律.
位于江河岸边的取水工程一般采用顶管施工穿越堤基,可能对堤防的渗流安全产生不利影响.根据初流量法和逐步超松弛预处理共轭梯度法编制稳定渗流三维有限元计算程序,结合工程实例,对管道穿堤前后以及考虑顶管施工对土体扰动的渗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穿堤工程对堤防渗透稳定性的影响,提出相应建议.
针对伊江上游某水电站1#副坝,建立坝体及坝基三维渗流模型,通过有限元计算,重点分析坝基断层对渗流场分布和关键部位渗透比降的影响.结果表明:断层带对渗流场的影响主要限于断层所在坝段及其附近,且透水断层带使得防渗体的渗控效果更明显,大坝各分区及坝基渗透比降均在允许范围内,渗透稳定性可以满足要求.文中针对下一步的工程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提出了建议.
本文基于Biot固结理论的有效应力分析理论,采用二维数值模拟分析方法,研究了大坝的坝体水力劈裂前后过程中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过程.首先,分析了坝体的竣工期拱效应;其次,探讨了从竣工固结到蓄水过程和稳定渗流期孔隙水压力变化分布特点;最后,对坝体心墙发生水力劈裂的可能性进行判断.研究结果表明:黏土心墙堆石坝心墙内部孔隙水压力梯度的模拟分析能更加合理地解释水力劈裂发生与蓄水速度和心墙的低渗透性的关系,因此分
小型水库工程建设应特别重视建设期施工的规范化与科学化.本文介绍了一个因未按设计施工引起水库工程渗流和结构问题的典型实例.在工程现场检查、地质勘察、大坝渗流安全分析、结构稳定分析、抗震安全分析的基础上,对该水库工程安全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分析结果显示:由于该工程未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直接导致该工程结构不完整,大坝渗透安全性、结构安全性及抗震安全性均不满足要求,大坝安全监测等工程管理设施欠缺,可
本文总结了与低应力条件相关的工程活动、地震中发生滑坡的堤防和土石坝工程案例,以及地基液化案例,在对发生滑坡和液化案例的应力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地震中土工构筑物的滑坡和地基液化大多发生在较低的应力条件下,结合目前土石料工程性质研究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阐述开展低应力下土石料工程性质研究的意义,以期抛砖引玉,引起研究者对低应力下土石料工程性质研究的重视。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渗流调控是保障渠坡及衬砌板稳定性的关键.为全面分析高地下水地区膨胀土挖方渠段渗流调控措施合理性及优化的效果,针对典型渠段建立渗流模型,通过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渠道渗流场分布规律,比较不同措施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排水垫层结合逆止阀,排水板结合逆止阀,排水板结合衬砌板透水缝等三种排水措施都能有效降低渠底衬砌板下扬压力.比较了三种措施的差别,讨论了应用条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