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一带一路”推进航海教育国际化的思考

来源 :2018中国南方教育高峰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_gr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航海教育国际化的必要性,指出推进航海教育国际化需要在教育资源引进、航海教育输出、加强国际校际合作、与国际组织合作、加强国际科研合作、积极承办参与国家级外事活动六个方面做好相关工作.
其他文献
在深化课程改革中,学科教学落实核心素养成为主要实施途径.在改革过程中,教学的关切也在发生改变:过去的学科教学较为重视“双基”训练,凸显共同知识基础与能力基础;而今,教育改革较为重视满足学生的学业发展需要.这就要求基于学生发展共同基础而兼顾个性化发展.
面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教育创新是国际教育的最新发展趋势,而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此,面向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城市的教育是生态文明时代学校发展的新境界与努力方向之一.
在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与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的领导下,上海学习型城市建设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思想引领,以开放、普惠、共享、优质为发展理念,以促进市民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为最终目标,通过发挥组织服务指导功能、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健全社区教育服务网络、组织社区教育师资培训、持续优化信息网络平台、开发优质社区学习资源、整合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各类人群教育培训和创建社区教育特色亮点等途径
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开始出现在联合国的正式文件中,最初界定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后来,可持续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逐步上升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首要理念和核心战略,内涵延伸为“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学习型城市”的概念最先出现在经合组织(OCED)1992年报告《为了终身学习的城市战略
2016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教职成[2016]4号)中指出要“推动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不断丰富社区建设的内容”,这赋予了社区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和任务.本文将结合社会治理理论和浙江省社区教育的背景,从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发展的视角,选取浙江省杭州市的四个案例,对社区教育融入城市治理的路径和关键要素进行分析.
美国学者格朗兰德认为评价包括了测评与价值判断两个过程.测评即通过各种方式,收集定量或质性的信息;价值判断即依据标准,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优劣判断.基于这样的理解,课堂教学评价即指通过课堂观察,搜集教学中定量的和质性的信息,依据事先拟定的标准(或框架),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评价,既是基于经验的一种价值判断过程,也是基于证据的一种推理过程.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18]4号,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意见》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强调“兴国必先兴师”.4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27号),在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村寄宿制学校建
粤港澳大湾区的提出与建设,为广东省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在政策和行业背景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广东省先进制造业六大重点产业,分析了对接的高职专业规模、结构,并与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研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校生专业分布呈现“二八原则”,指出了在校生规模分布不均衡、部分骨干专业规模下滑、重冷轻热、结构分散以及缺乏统一的专业教学标准和质量评价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建设密切相关,服务和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是职业教育的根本所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制造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脊梁”.粤港澳大湾区制造名城东莞产业集群建设和转型升级的加快,从量和质两个方面对高技术技能人才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文章介绍了东莞现代制造业发展状况,并对其人才需求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服务东莞的具有创新能力的现代制造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产业结构变革和产业分布不同引发企业科技需求的多样性,产业群的形成又引发企业对共性技术和复合型技术的需求.广东高等职业院校在粤港澳区域创新系统,与企业存在互利关系和共生关系.面对高等职业院校科研资源不均衡和科研能力较弱的情况,高职院校之间形成竞合关系,协同企业发挥双方优势资源,共同参与科技创新,缩短科技创新的周期,形成多元投资的科技创新资本市场机制,推动科技成果市场化和流动性,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