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南瓜疫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来源 :中国园艺学会南瓜分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西南地区南瓜产业化发展论坛、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uxin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利用通用引物ITSl和ITS4对南瓜疫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y)的19个菌株的ITS rDNA进行扩增,然后利用4种限制性内切酶(Hinf Ⅰ、HaeⅢ、EcoRⅠ、HindⅢ酶切PCR扩增产物,分析各菌株间的DNA限制性片段多态性。运用ITS通用引物在所有供试南瓜疫病菌菌株上均可扩增到一条长为575bp的特异DNA片段。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聚类分析,把黑龙江省南瓜疫病菌可划分为四种病原型。运用一对ITS通用引物扩增供试菌株得到20个ITS标记,其中多态性标记占95%。供试菌株在遗传上有相似性,差异也非常明显,表明南瓜疫病菌群体内部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其他文献
收集并整理了黑龙江省1998年至2007年养猪生产相关数据,对猪市场价格变动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2008年下半年猪价走势进行了预测。分析表明,十年来黑龙江省猪存栏量、出栏量、猪肉产量及仔猪和生猪价格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2006、2007年猪价涨幅较大,高价持续期长;预测结果显示,2008年下半年黑龙江省的仔猪、生猪及猪肉的价格均将在高价位上波动,到2009年3月份之后价格有望回落。
在养猪的不同时期添加不同的氨基酸,例如:赖氨酸,精氨酸,蛋氨酸和缬氨酸等等,能够提高猪的生长性能。猪肉品质和饲料利用率;饲喂低蛋白日粮并且通过补充各类氨基酸来满足动物对氮的需求,或许是一条降低氮的排放对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自五月上旬以来,河南部分地区有些猪场相继发生“高热病”、并在局部流行。由于许多养猪户对“高热病”恐惧有余而认识不足,只知道一旦猪只发病过度用药而不知其他,结果许多养猪户损失惨重,在如此好的行情下造成血本无归。因此,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再次介绍一下“高热病”及其防控措施。
RNA干扰(RNAi)是指当细胞中导入与内源性mRNA编码区同源的双链RNA时。该mRNA发生降解而导致基因表达沉默的现象。该技术已在病毒病、遗传性疾病和肿瘤病的治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南京日升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已用RNA干扰技术成功开发出了抗猪病毒性疾病的产品——多聚核酸,它具有转染动物细胞效率高,能够显著提高猪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RRS)又称蓝耳病,于1987年首次在美国报道。1988和1990年分别在亚洲和欧洲发现该病。1996年我国首次报道,目前在全球多数养猪国家和地区都有PRRS病毒的感染。本文就目前我国对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蓝耳病)的防治现状进行简述。
法氏囊活性肽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活性物质,为了研究其对规模化养猪场猪的免疫促进作用,探索其正确的使用方法与剂量。本试验选用100头25日龄杂交商品猪,随机分为5组。采用不同剂鼍的天然与人工合成的法氏囊活性肽与猪瘟疫苗分点同时接种仔猪,研究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与不同剂量法氏囊活性肽处理后对商品猪免疫机能及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法氏囊活性肽按15mg/mL剂量与猪瘟疫苗分别单独使用,能够提高猪瘟抗体水
根据GenBank公布的引起猪增生性肠炎的胞内劳森氏菌的16S rRNA基因的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应用建立的PCR方法从江苏地区疑似患有猪增生性肠炎病猪的8份血便样品中,鉴定出3份样品中存在胞内劳森氏菌。随机选取1份胞内劳森氏菌,命名为江苏株(JSAV-1株)。将其16S rRNA基因克隆到pMD-18 T载体上并进行测序鉴定。应用DNAstar序列分析软件对分离株的16S rRNA基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学检查、病毒分离、分离毒株测序以及遗传演化分析的方法,对北京及其周边地区4个猪场剖检的4头猪进行分析。结果: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表现为急性高热性传染病;病理学观察为非化脓性脑炎和间质性肺炎等多器官严重的病理变化;RT-PCR和病毒分离确定该疫情的主要病原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与典型PRRSV感染不同的是:成年猪感染率达50%以上,病死率达80%以
在规模化猪场的生产流程中,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是整个生产流程的基础,1头母猪后备阶段饲养的好坏往往决定了其一生的生产性能。笔者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把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根据不同时间阶段的管理需要以及疾病防控特点合理的划分为3个不同阶段进行饲养,在实际的生产中得到应用后对规模化猪场的后备母猪的利用率和母猪的生产性能及整个母猪群的健康状况等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善。本文现对这种饲养模式进行简单总结,以供同仁
本试验采用超滤浓缩后乙醇沉淀制备南瓜果胶。在超滤过程中,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较优超滤操作条件为:选择截留分子量为50 KD的超滤膜,超滤压力为0.08 Mpa,超滤温度为25℃,溶液pH为7.0;在最佳超滤操作条件下,正交试验确定乙醇沉淀条件为:浓缩倍数为4,乙醇浓度为80%,洗涤次数为1次,获得的南瓜果胶纯度为80.08%,得率为8.50%,凝胶度为120.25、酯化度为31.82、干燥失重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