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H NMR代谢组学预测梗阻性肾衰术后肾功能恢复的研究

来源 :第十七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as123456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运用基于1HNMR的代谢组学方法,分析双侧输尿管梗阻和单侧输尿管梗阻病人术前和术后12h、24h、48h和72h的尿液,结果显示BUO病人术前、术后12至24h以及48至72h这3个时间段尿液的代谢模式能明显地区分开。为了进一步研究,选择了BUO病人中术后GFR相对术前升高50%的尿样和相应术前的尿样建立OPLS-DA模型。通过这个模型来预测UUO病人术后尿样的代谢情况,从而预测其术后肾功能的情况。发现肾功能恢复的UUO病人的尿液代谢模式和BUO病人术后的尿液代谢模式相似,而肾功能未恢复或恢复较慢的UUO病人的尿液代谢模式和BUO病人术前的尿液代谢模式相似。由此表明BUO病人尿液的OPLS-DA模型能够用于预测UUO病人术后肾功能的恢复情况。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高血压的发病机理和中医药作用机制。采用基于核磁共振(NMR)1H谱代谢组学技术,对10健康男性与10青年原发性高血压痰热壅盛证患者男性患者血清代谢概况进行比较。同时与在广安门医院治疗的患者的血清代谢轮廓进行比较。对核磁共振数据PLS-DA或OPLS-DA分析。结果表明,YEH痰热壅盛证患者和健康人的血清物质可以由1H-NMR代谢组学方法区分。结果表明基于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技术可为提供YEH
本文应用组织病理学和1H NMR代谢组学方法研究AS模型ApoE-/-鼠和ApoE-/-;SAP-/-杂交鼠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改变及血清代谢特征变化,结合生物信息学技术进行“动物表型—代谢组—SAP代谢调控功能”的关联分析,以阐明SAP缺失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抑制作用及其代谢调控机制。采用核磁共振波谱学技术对血清代谢组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SAP敲除引起血清代谢组明显变化,尤其是引起乳酸、胆碱、三甲胺、柠
本研究采用600MHz核磁共振波谱(NMR)仪对27例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的尿液样品中代谢物进行测定,并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PLS-DA)分析代谢谱图。结果显示:两个样本基本集中分布于椭圆形散点图(95%置信区内)的四个区域,两组间虽有交叉,但仍能明显区分,初步结果表明基于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方法可以对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尿液中的代谢物变化进行客
本实验采用基于核磁共振技术(NMR)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暴露于TCDD不同浓度条件下C57BL/6J小鼠的肝脏和脂肪组织代谢谱的变化,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溶剂玉米油)、低剂量TCDD暴露组(2.0μg/kg体重)、高剂量TCDD暴露组(20.0μg/kg体重),每组7只。结果发现从PLS-DA scores plots可以看出,对照组和暴露组均己能够较好区分
会议
会议
会议
在本研究中,离体1H NMR波谱学被用于帕金森大鼠双侧纹状体13种代谢产物的检测,其中包括神经递质Glu,Gln和GABA.通过脑立体定位注射6-OHDA,42天后,大鼠断头,并分离左右纹状体.组织匀浆提取代谢产物,并从波谱上得以确认.双侧纹状体PLS-DA结果显示,PD大鼠能够在第一主成分上和对照组大鼠明显的区分开.右侧纹状体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D大鼠Glu和GABA水平的升高协同Gln
本工作即是用基于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STZ致糖尿病模型后1周及15周的大鼠尿液的代谢轮廓变化,从而在整体代谢水平探索糖尿病发展的病理机制。糖尿病1周和15周大鼠的尿样中肌配水平下降,这可能是高血糖引起的肝实质损伤导致肌醉代谢受限,而肝实质损伤是肝坏死的指标。在糖尿病发展过程中多种代谢物的变化与糖尿病并发症相关,研究结果可能有助于阐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病理机制。
本文分别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气相色谱(GC)等分析技术,检测DTG小鼠血清、肝脏和腓肠肌组织的代谢物成分和脂肪酸组成。多元统计分析可知,Akt-1诱导的肌肉肥大症让DTG小鼠体内多种代谢物浓度发生显著改变。此外,随着小鼠年龄增大,Akt-1诱导的肌肉肥大症和脂肪重量降低均得到缓解,Akt-1过表达使伴随年龄增大而发生的高血糖症得到部分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