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富源县加工型马铃薯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03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h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云南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加工型马铃薯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选育及栽培示范”运作之际,结合富源种植加工型马铃薯的现有基础,进行加工型马铃薯标准化生产技术与研究,旨在增加富源马铃薯总产,提高单产和质量,挖掘新的经济增长潜力,使马铃薯产业成为富源又一大支柱产业,为农民创汇增收、脱贫致富开辟门路。文章介绍了富源马铃薯生产现状、加工型马铃薯标准化生产技术、加工型脱毒马铃薯良种的田间繁殖、加工型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等等内容。
其他文献
采用水培法,研究蕾薹期、花期、结荚期除硼处理对甘蓝型油菜青油10号(QY10)产量、含油量、蛋白质含量以及对各器官硼素水平和分配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QY10的产量、产量构成要素以及含油量均随着除硼处理时期的推迟而显著提高,3个除硼处理(分别在蕾薹期、花期和结荚期除硼)的减产百分率分别为64.17%,47.50%,32.50%,含油量分别减少4.68%,1.64%,0.23%,而处理时期对油分和蛋
云南省具有丰富的玉米地方品种,与玉米多样性中心种质存在较大遗传差异,研究云南地方品种与玉米多样性中心种质之间配合力对合理利用这些地方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GriffingⅣ对5个云南地方品种和5个玉米多样性中心群体进行组配,将45个F1杂交组合在云南省昆明、保山、临沧3种不同的生态条件下进行鉴定,研究云南地方品种和玉米多样性中心群体的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结果表明:云南地方品种腾冲软黄糯的单株
以"IR72"为母本,"IG152"为父本有性杂交育成保持系"中14B";又以BT型不育系"农林150A"为母本,"中14B"为父本,经多代转育,育成了不育系"中14A"."中14A"异交率高、米质优良,具有较好的配合力.
采用SSR分子标记对10个从国外引进的水稻资源、22个从外省引进的品种、湖南省2004年以前选育的64个主导常规水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49个SSR位点上有48个SSR位点具有多态性.这48个位点共检测出187个多态位点,每个SSR位点能检测到2~7个,平均为3.9个.187个多态位点的基因频率变化范围为0.005 3~0.588 8.结果表明:(1)SSR标记不仅能有效地进
利用核雄性不育保持系MB为母本与转基因抗虫品系杂交,培育出抗虫核雄性不育保持系MBr.MBr育性稳定,散粉充足,抗虫抗病性好,品质优,综合农艺性状优良,以其为父本与抗虫核不育两用系中的不育株杂交繁殖的抗虫完全核不育系MAr,不育株率100%,不育度98%以上.MBr和MAr各项指标全面超过原核不育保持系MB和原完全核不育系MA.不同核不育杂交组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以MAr为母本配制的组合具有一定的
从巴西引进了一批饲料甘蔗品种.经过检疫和筛选试验从中选出3个优良饲料甘蔗品种.以象草(CK1)和甘蔗品种新台糖16号(CK2)为对照种进行品比种性试验.还研究了饲料甘蔗高产栽培技术和进行饲料甘蔗青饲奶牛试验.结果表明:B60、B10等品种具有较高的生物产量,较强的发株能力和分蘖能力,水溶性总糖、粗蛋白质含量较高,适口性较好,奶牛喜欢食用,青饲奶牛的产奶量略低于桂牧1号象草,但差异不显著.可作为粗饲
本文探讨纳米植物增效剂对宿根甘蔗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宿根蔗喷施纳米植物增效剂,比喷清水的对照每公倾增产3.8~4.8吨,增幅5.0%~6.4%;甘蔗含糖量得到提高,蔗糖分平均增加0.52%~0.93%(绝对值),增幅3.2%~5.6%.增产显著,增糖明显,经济效益可佳.
在大田自然条件下,本试验采用新台糖16号品种,着重研究新植蔗苗期喷施不同浓度乙烯利后(A试验)对第一年宿根蔗发株、分蘖、生长,主要农艺性状及连续两年苗期(B试验)喷施不同浓度乙烯利对宿根蔗发株、分蘖、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乙烯利后效及叠加效应明显,喷施一定浓度乙烯利促进宿根蔗出苗整齐,早生快发,促进和利用了早期分蘖,明显提高有效茎的数量和宿根蔗的产量,普遍改善了甘蔗的品质.在A试验和B试验中,
调查及试验表明:不同品种间微型薯产量差异较大,中晚熟品种的单位面积结薯数和单株结薯数高于中早熟品种,但是单薯重低;中早熟品种适宜栽培密度在250株/m2左右,中晚熟品种则为200株/m2;扦插苗主要为腋芽结薯,单薯重量高于基础苗,但是单株结薯数、单位面积结薯数低。
块茎作为马铃薯最终的产品器官,它的发育和休眠关系到马铃薯生产与消费。马铃薯块茎的形成有其独特的方式,它是地下匍匐茎亚顶端膨大形成,在形成块茎的同时,伴随着物质的积累,块茎收获后在一定的时间内,块茎上的芽不能生长,即使给与其最合适生长的条件下也不能萌发,此时便被认为块茎进入休眠状态。本文就作者近几年来对马铃薯块茎形成发育的研究进展,作一简单的综述。文章从马铃薯块茎形成和发育;块茎休眠和调控两方面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