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状砂岩型铜矿床(体)的矿物、元素组合分带特征及其成矿指示意义

来源 :第十三届全国矿床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to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楚雄盆地大姚县六苴铜矿床是中国最为典型的陆相砂岩型铜矿床之一,其主矿体产于具有高孔渗系数的上白垩统马头山组六苴下亚段(K1ml1)的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中,砂岩粒间孔隙为金属矿物主要赋存空间.早在20世纪60年代,刘昌辉等(1977)就己总结出2条基本认识,一是矿体沿含矿层浅紫交互带靠浅色层一侧产出,二是矿体存在金属矿物的分带性.这两个认识至今仍是研究该类矿床的基本规律.此后,研究者们继续提炼或总结出其他的矿物、元素组合分带规律;结合本团队近年研究成果,本文系统总结该类矿床的分带规律,深化这一系列矿物、元素组合分带规律对成矿作用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羊拉铜多金属矿是近年发现和突破,资源量达134万吨的大型矿床,现已进入开发多年.随着矿山采矿的进行,一些矿床地质现象被揭露出来,并有所新发现.有关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学等方面已有众多的报道.笔者通过"羊拉铜多金属矿集区叠加成矿及资源利用研究"项目工作,对矿区矽卡岩成因、花岗岩中爆破角砾岩筒和暗色包裹等有了新进展.据岩石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源区具有壳幔混合特征,属同熔型花岗岩。矿区SN向延伸的羊
东北地区中新生代盆地的蚀源区成矿铀源丰富,中新生代沉积盆地与蒙古及俄罗斯产铀盆地在大地构造、铀源条件及盆地特征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蒙古及俄罗斯近十年相继发现了一批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对应的中国境内也有重要发现,由此可见,东北地区的砂岩型铀矿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值得进一步勘探与研究。
中国华南地区,分布有一系列的中新生代盆地,如江汉盆地、洞庭盆地、清江与吉泰盆地等(图1),这些湖盆在白垩纪一古近纪时期,大多已演化为盐湖,并沉积了巨量石盐等盐类矿产.其中,江汉盆地与江西吉泰盆地等,发现了富含钾锂铷铯溴碘硼元素的卤水,这些高价值元素的含量均达到工业利用品位或综合利用品位,资源潜力巨大.这些资源的富集区域分布于华南陆块与中国东部裂谷系的构造交汇处,同时也是华南花岗岩省与中国东部裂谷玄
卡拉塔格地区位于吐哈盆地南缘,属于新疆北部东天山成矿带内的大南湖-头苏泉古生代岛弧带北段.自1999年首次发现卡拉塔格红山地表铁铜氧化物蚀变带以来,在卡拉塔格地区的勘查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相继发现有红海(-黄土坡)大型VMS铜锌矿、卡拉萨斑岩型铜矿、红山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以及红石-梅岭脉状铜矿床.红石铜矿床位于红海铜锌矿以西,卡拉萨铜矿以东,本次研究在300m中段按3~5m间距连续采集原生晕样品,
本文选择以罗布泊第一口钾盐科学深钻LDK01孔781.5m的钻孔岩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盐湖沉积物矿物学、粒度特征、磁化率、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等代用指标进行分析,还原罗布泊地区第四纪以来的成盐成钾演化过程,阐明亚洲内陆碎屑岩型化学沉积成钾的阶段性演化过程与规律。全新世的高分辨率古气候沉积记录及其对区域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则主要参考罗布泊湖盆中心YKD0301浅井,开展高精度的沉积物粒度、孢粉、
大多数样品稀土元素特征相似,说明它们受后期变质蚀变作用影响小,保留了比较完整的原始信息。遭受碎屑物质混染的BIF分布不均,通过与区域上不同类型岩石的Co/Th LC值进行比较,可以判断出其中的碎屑物质主要来自玄武质岩石,而这些碎屑最初可能以浊流或火山碎屑的形式存在,指示了BIF形成之前的局部地区或时间段内,深部海水处于相对动荡的环境。遭受轻微碎屑物质混染的BIF平口纯净的BIF样品中负CePAAS
依据下甸子BIF矿物组合和空间位置差异,其矿石类型可划分为下部的硅酸盐相和上部的含硫化物相。前者通常由约1cm宽的富铁条带和约1mm宽的富硅条带构成;而后者通常由3类宽度、成分差异显著的条带互层构成,其一是宽2~8mm不等的以磁铁矿为主含少量铁闪石、石英的铁条带,其二是宽2~5mm的以石英为主含少量磁铁矿的硅条带,其三是宽约1~2mm的以黄铁矿为主含微量磁黄铁矿、黄铜矿的硫化物条带。两类矿石的条带
黔西南和黔东南是贵州的2个主要产金地区,大部分金矿产在浊积岩中,但黔西南的金矿是蚀变岩型(或称卡林型、微细浸染型),以不可见金为主;黔东南的金矿是石英脉型,以明金为主.文章在于比较2个地区的地质、地球化学条件,探讨产生不同类型金矿的原因,从而解释了烂泥沟金矿成为蚀变岩型金矿的原因.
本文通过对罗布泊盐湖第一口深部找钾科钻(LDK01孔)岩芯中含钾盐碎屑沉积层进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论述了固体钾盐矿物特征,探讨深部低品位固体钾盐成因.
鞍山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东北缘,发育大量的条带状铁建造(Banded Iron Formation,简称BIF),是中国沉积变质型铁矿的重要产地.根据铁矿床的分布特征,可将其分为东西向和南北向2个铁矿带.大孤山铁矿床东邻眼前山铁矿,西邻东鞍山铁矿,是东西矿带的典型代表,其与南北矿带相比,在矿物组成、建造类型(硅酸盐型和含碳酸盐型)和变质程度(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本文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