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婴幼儿时期是儿童生长发育最为迅猛的时期,睡眠是除饮食之外对婴幼儿生长发育最大的影响因素。睡眠对机体的体格发育、免疫系统发育和神经系统发育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了解婴幼儿的睡眠状况,分析各月龄段婴幼儿的睡眠特点;探讨婴幼儿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和睡眠障碍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指导制定有针对性的婴幼儿睡眠相关保健规范,培养婴幼儿期良好的睡眠习惯,促进婴幼儿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对2017年5月至8月在广州市越秀区梅花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门诊健康体检的184例0~36月的婴幼儿进行睡眠评估。采用统一睡眠调查问卷对婴幼儿陪护人进行现场调查,以了解婴幼儿近两周睡眠状况及相关因素,并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婴幼儿睡眠状况本次调查得出婴幼儿的平均睡眠总时间为14.48小时,其中0~3月龄是16.73小时、3~6月龄是15.84小时、6月龄~1岁是13.20小时、1~2岁是12.46小时、2~3岁时10.98小时;本次调查的婴幼儿平均睡眠总时间从1岁开始,就少于《睡眠医学基础》建议的睡眠总时间。夜间总睡眠时间为9.47小时,白天、夜间单次睡眠持续时间分别为2.92小时和7.40小时。被调查的婴幼儿中有固定觉醒/就寝节律的有124名,占67.4%。早晨觉醒时间在7:05,晚上就寝时间在21:30,属于就寝过晚。存在入睡超时睡眠问题的婴幼儿有93名,占50.5%。0:00-5:00间婴幼儿夜醒次数平均2.15次,夜醒2次以上的婴幼儿有107名,占调查总数的58.2%,其中属于夜醒频繁的有96名,占52.2%。夜醒超时的婴幼儿有12名,占8.2%。睡眠过程中有40名,占21.7%的婴幼儿出现异态睡眠,多数婴幼儿会出现一至两种异态睡眠问题,出现最多的是夜惊,这可能与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全有关,对睡眠影响较大的打鼾在婴幼儿中出现的有12名,比例为30.0%。2、婴幼儿睡眠的影响因素对影响婴幼儿睡眠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婴幼儿睡眠的因素主要为母亲分娩孕周、分娩方式;婴幼儿的性别、出生体重;喂养方式、喂养节律及持续时间;婴幼儿的入睡方式;环境中的睡眠灯光、睡床方式(合睡/分睡);父母生育年龄、觉醒/就寝节律等。3、本次调查中,父母对婴幼儿的睡眠状况表示满意有143名,占75.6%;116名,占63%的父母认为在婴幼儿睡眠方面的管理不存在压力和困扰。结论:婴幼儿平均的总睡眠时间不足,以夜间睡眠时间不足为主;觉醒/就寝节律规律性不足,晚上就寝时间过晚;入睡超时、夜醒超时和夜醒频繁的情况普遍存在,直接影响睡眠的总时间;存在一定的异态睡眠情况,以夜惊和打鼾为主;母亲分娩孕周、分娩方式;婴幼儿的性别、出生体重;喂养方式、喂养节律及持续时间;婴幼儿的入睡方式;环境中的睡眠灯光、睡床方式(合睡/分睡);父母生育年龄、觉醒/就寝节律等都是影响婴幼儿睡眠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