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原位扩建成特大断面隧道的扩建方案优化研究

来源 :2009年全国公路隧道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ping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改建路线限制,根据扩建隧道与原隧道的位置关系,把单洞原位扩建隧道归纳为单侧扩建、两侧扩建和周围扩建三种形式。通过大帽山隧道Ⅳ级、Ⅴ级围岩3种原位扩建形式的数值分析,得出了采用单侧原位扩建的合理性。
其他文献
菩萨岗隧道位于地震基本烈度Ⅸ度区,采用"时程分析法"对隧道结构进行抗震受力分析,据以验算地层的稳定性,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隧道结构截面设计,本文对高烈度区域隧道衬砌设计
本文使用FLAC3D软件,对某公路隧道进行三维动力响应数值模拟,得到其地震动力响应规律,以此对隧道洞口段设防范围、纵向抗震设防长度和径向加固范围的确定进行分析。
隧道衬砌内力值一直是隧道工作者关心的问题,本文借鉴岩体应力测试中的应力恢复法,对甬金高速公路四角尖隧道二次衬砌进行内力测试,探讨了应力恢复法在隧道二衬内力测试中的可行
在地震高烈度区,公路隧道有可能遭受严重震害,尤其是隧道洞口段,为抗震薄弱区。采用ANSYS软件,以全长4905m位于Ⅷ度地震区的乌鞘岭特长隧道为工程实例,运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对隧道洞
我们对1988~1993年海军航空兵飞行人员疾病初诊情况作了初步统计分析,报告如下。资料来源于1988~1993年海军航空兵《飞行卫生保障工作月报表》。将飞行卫生保 We conducted a
已有隧道震害分析表明,隧道洞口段为地震主要破坏区,并且隧道震害程度与其埋深密切相关。本文采用二维动态有限元方法,分别以兰-临高速公路新七道梁隧道南洞口和兰-武铁路复线乌
会议
通过对研究区地质构造、煤层采空区等因素的研究分析,初步得出地裂缝产生与发展的主要诱导因素为褶皱构造、断层、岩层节理裂隙、煤矿采空,地裂缝基本上是追踪断裂构造及节理而
会议
本文对北京地区高速公路常用的16m跨隧道,在相同地质条件下进行地层结构法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CRD法与眼睛法均能满足要求。眼睛法在各施工阶段应力表现没有明显优势,台阶法应在
衬砌背后空洞是公路隧道常见的隧道病害,如何评价背后空洞对衬砌结构安全性影响是隧道工程师面临的难题。利用接触方法模拟衬砌结构与围岩结构的相互作用,利用单元生死方法模拟
会议
通过对开放式创新发展的过程分析,本文分析了开放式创新系统下运营模式与企业资源获取的独特性,进一步通过对开放式软件平台及开放式游戏平台两类特殊的开放式创新模式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