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两岸律师在涉台婚姻法律关系中的作用

来源 :厦门市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厦门市律师协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19830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峡两岸一衣带水,随着两岸交往的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来往于两岸之间,随之涉台婚姻也逐渐增多,涉台婚姻家庭法律问题也渐渐突出。但是由于两岸政治体制、历史背景等原因,两岸法律体系及制度还是存在很大差异的。所以,是不是每一段绚烂的爱情最终都能顺利地步入婚姻的殿堂,是不是每一对步入婚姻殿堂的伴侣都能够走到地老天荒,答案还是不尽相同的。虽然爱情不是法律调整的对象,但是婚姻却是法律必然规范的范畴,因此,如何能让每一段爱情从诞生到成长到结果都能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回归,把由于两岸不同法域差异而可能导致的未来婚姻家庭法律关系中的不和谐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两岸律师还是大有可为的。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后,随着海峡两岸的经贸往来的日益频繁,由于大陆法律与台湾地区的有关规定的差异,两岸间在交往中产生了一系列的冲突和纠纷,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规定间的冲突所引发的问题日益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加强对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沟通两岸知识产权制度的不同框架和内容,交流双方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成功的经验,日益成为海峡两岸法律界人士关注的焦点。
证券法研究领域的许多问题需以证券概念的界定作为分析论证的出发点。各国和地区证券法上证券的范围不断扩大,其内涵也日益丰富。历经近60年的日本《证券交易法》于2006年更名为《金融商品交易法》,其规制对象也随之扩大。金融商品交易法承继了原证券交易法中的有价证券概念,同时将《金融期货交易法》中的期货等衍生品整合到金融商品交易法中,另外通过政令等增加了证券种类。台湾地区紧随其后,金融法制的改革也大概如此。
自大陆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台湾地区公民赴大陆探亲、旅游、观光、投资迅猛发展;有关保护台资企业的法律、法规、政策相继出台,特别是2009年5月6日国务院[2009]24号文件即《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下称“若干意见”)的出台,有关台资企业合法权益的法律保障得到进一步的彰显,如何更好的实行“先行先试政策”,亦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本文将从立法、司法、法律监督、仲裁和法律服务等多
随着知识经济的蓬勃兴起,两岸经济、科技和文化交流中含知识产权的商品与日俱增,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事务日益增多,两岸律师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合作也需要加强。两岸律师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合作也将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社会的发展。
本文拟就海峡两岸企业重整程序的内部组织机构进行比较研究,台湾地区公司重整内部组织机构包括重整人、重整监督人及关系人会议,大陆企业重整内部组织机构包括债务人、管理人、债权人会议,但二者之间并不一一对应,大陆破产法的管理人身兼重整人与重整监督人的职责,而债权人委员会也有监督职能。
两岸协作避免双重征税是促进两岸经贸交流的需要,是保护台商利益的需要,也是防止逃税避税的需要。但是两岸在避免双重征税方面的现行规定都存在着不足,本文分析了这些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两岸协作的设想与建议。
随着海峡两岸经贸、文化、法律等多方面的交流不断加深,海峡两岸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民众迫切需要两岸律师提供更好的专业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出台《取得国家法律职业资格的台湾居民在大陆从事律师职业管理办法》,意味着大陆律师服务市场更进一步地向台湾居民开放。本文希望通过对海峡两岸不同的律师职业规范进行初步的比较分析和探讨,推动海峡两岸律师服务者的业务拓展与交流,乃至于两岸律师职业规范的完善。
在当前蓬勃发展的经济形势下,海峡两岸投资、贸易、人员交往越来越多,产生的法律问题也会越来越多,特别是在两岸居民的房产置业投资方面,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构建还不尽完善,因此更迫切需要两岸的专业律师加强合作与沟通,为两岸人民在房产交易中提供更好的法律服务。
网络年代人们变得越来有主见、有想法,随着对作品的期许的增加,出现了越来越多骂作者、诉作者案。图书一面市即被骂,越骂越红,越红越骂。读者就作者发表的文章内容表达自己的不同看法,以这些不同的看法为由起诉作者,主张图书质量问题时有发生。此类就作品内容起诉,严重影响作者的创作权,严重浪费诉讼资源。
海峡两岸刑事司法协作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基础性问题必须予以解决,包括这种协作的基本定位如何、应当遵循什么基本原则、面临的法律冲突如何解决等。两岸刑事司法协作性质上是国内的司法协作关系,其目的是为了准确有效地惩罚与预防两岸互涉犯罪,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司法协作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作为活动基准和指导,主要有“一国两制”原则,相互尊重、平等协商、诚信合作的原则,讲求务实、灵活高效的原则。在实践中,必须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