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旱涝多级预报物理模型在海河流域的应用

来源 :中国水利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yh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项研究是根据北半球大气环流系统特征指数、地面气压、太平洋海温、北半球100hPa和500hPa等压面高度场、全国18个区域各月季降水量和温度、冷空气活动、太阳黑子活动等前兆信息因子与后期海河流域汛期的各个区域降水量之间存在的遥相关原理,用信息因子集成原理和技术将各种物理因子集成为海河流域汛期旱涝多级预报物理模型。采用该模型可预报海河流域各区域汛期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偏少趋势,对海河流域防汛抗旱减灾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根据1996~1999年黄前水库水文系列资料,分析了库区森林覆盖率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涵养状况,指出森林覆盖率增加造成枯水期径流增加,减少断流天数,保护流域生态环境。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在水利行业中许多部门建立了信息系统。要把这些分布的数据进行共享,需要建立一个数据共享平台来实现。由于分布式数据系统存在于不同的数据环境,所以要解决的有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等问题。实现了在数据中心存储的分布数据后,就可以根据各种需要进行数据分发,这样就实现了分布式数据的共享。
以石家庄市平原为示范区,采用最先进的Diver地下水自动记录仪,自动监测地下水水位和水质,利用GPRS无线通讯技术构建在线监测网络,配以功能完善的在线监测通信软件、在线监测管理软件、地下水模拟软件、数据库管理软件,开发完成先进的地下水自动监测管理系统,全面提升地下水监测和管理水平。
一般水库设计防洪调度运用方式,均是依据坝前库水位作为水库泄流方式的判别条件,本次水库防洪调度运用方式研究主要是将累积净雨总量作为水库改变泄流方式的判别条件,以原规划设计指标作为约束条件,拟定水库防洪调度方式,以期提高水库的汛限水位,提高洪水资源的利用率。
本文介绍了融雪期、汛期和汛后至融雪前3个不同时期的月径流量预报方法,概念明确、方法简单、易于推广,并选择嫩江江桥和松花江哈尔滨两个典型水文站作了预报尝试,结果尚好。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月径流量的中长期预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本文采用时段对比法,分析了黄河中游支流三川河流域水土保持对流域的影响。表明在三川河流域,水土保持使流域产流开始时间滞后,径流持续时间缩短。在相似降水条件下人类活动明显期的三川河,其径流过程线较人类活动不明显期明显变平缓,不明显期与明显期的次径流过程洪峰流量之比为2.7~6.0,人类活动使三川河流域的产流模式发生了改变。对流域的径流量与影响流域产汇流的因子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引起三川河流域径
本文介绍应用幂函数或指数函数方法计算居民用水超定额加价的方法,是针对在居民生活用水方面,存在节约用水意识差、浪费水和不法用水的现象,采取经济杠杆的作用加大超计划用水加价收费的力度,以提高居民在生活中的节水意识,遏制利用居民水价偏低的特点,以经营性为目的非法取水现象。
太湖流域是我国著名的江南水乡,水流方向往复不定,且受潮汐影响,水文水资源技术工作难度比较大。借鉴以往数学模型经验,太湖流域开发了太湖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数学模型系统,对流域产流、产污、河网水量水质以及湖泊水量水质进行了全面模拟,同时将空间地理信息和数据信息相结合,实现模型库与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系统集成为一体化操作平台。自太湖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数学模型系统研制完成以来,在太湖流域规划前期研究中得到了
本文是对重大科研项目--课题研究成果的概要总结。主要内容包括课题研究必要性、研究主要内容、咸潮入侵规律、研究成果、经济社会效益及应用评价等方面。
结合GIS和DEM平台,应用坎德尔(Kendall)秩次相关法,分析涪江流域1954~2001年气候及径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涪江流域降雨普遍减少,显著减少的主要是高程小于600m的中下游地区;气温存在上升趋势,显著增加的主要是高程大于1600m的上游地区;由于气候变化影响,河流径流减少十分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