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头相关传递函数的差异在主观听觉上的比较

来源 :中国建筑学会第十三届建筑物理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y20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中国人和外国人头相关传递函数(Head Related Transfer Functions,HRTF)的差异,研究其在主观听觉上的影响.本文用Odeon仿真的方法得到基于外国人头相关传递函数的双耳房间脉冲响应(Binaural Room Impulse Response,BRIRs),将中国人的头相关脉冲响应(Head Related Impulse Response,HRIRs)导入Odeon中进行对比.然后将双耳房间脉冲响应与多种声音干信号卷积后,得到的双耳听音信号,用MUSHRA主观评价的方法,进行主观听觉比较试验.经过研究发现,由于中国人和外国人生理上的差异导致的主观听觉上的差异很明显,这种听觉感知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主观响度和音色上.
其他文献
针对中国高校食堂就餐时间集中,就餐人数较多而产生的严重的噪声问题,研究了食堂内人群噪声的特点.通过对天津大学学三食堂的人群噪声测试,得到了普通话语言环境下,食堂内人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噪声声压级与人数的关系,并通过计算得到就餐时间段内的人均声压级与人数的关系.
古戏台作为承载戏曲演出的固定建筑,其声学价值学界关注已久.近年来,关于其声学技术和效应的实证研究逐渐深入,而相关声学文献的研究却因方志、碑刻中几无记载而长期缺位.本文基于田野调查,发现古戏台匾联中含有大量声学内容,如声彻云霄、曲渡尘飞、鱼龙出听等,正是学界长期找寻的古戏台声学文献.研究表明,声学匾联作为古戏台之眼睛或灵魂,说明、揭示了古戏台的声学功用,传达了古人对其声效的经验性认知及主观感受,是古
浙江音乐厅始建于1997年,2003年、2009年、2017年分别进行过3次完善改造,20多年间,作者全程负责音乐厅声学设计.音乐厅设置了活动舞台口、配置了舞台活动声反射板,可以实现音乐厅开敞舞台与剧场镜框舞台之间的快速转换.观众厅顶部设置了天窗式可变吸声结构,并首次尝试采用了电子反射声.发现可变吸声结构、电子反射声是十分有效的.2003年更换了反射罩及观众厅装修材料,2009年对舞台反射板缝隙做
良好的舞台相互听闻关系是管弦乐队乐师们准确把握自己的发声质量,以及乐队整体演奏协调的保障;更是激发演奏情绪,将最佳的音乐效果传递给观众的前提.本文介绍了舞台声环境的研究历程,并通过分析管弦乐队在舞台上的声场特征,对舞台上相互听闻关系的概念和重要性进行详细阐释,澄清了相互听闻和自我听闻的联系与区别,总结了国内外关于舞台声学参数指标上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在此基础上,对进一步优化舞台相互听闻关系的声学评价
源于战国时期设瓮守城技术的设腔古戏台,承载了古人诸多设腔助声实验,铸就了中华传统建筑声学文化的丰碑,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重大科技成果.其中的墙上设瓮实例,因其表演区两侧的山面封火墙上设有多个形状与亥姆霍茨共鸣器类似的陶瓮,堪称古代设腔技术在古戏台声学实践中科学应用的精品,然却因其声学价值研究的缺位导致民众乃至文保部门对其缺乏科学认知而于2012年惨遭拆除!墙上设瓮实例的声学价值到底有多高?古人为此还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游客对旅游景区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景区声景观质量是影响整体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而自然声景对于提高声景观质量至关重要.不同类型的景区中自然声景存在差异,且游客对于自然声景观的需求有所不同.本文选取了2个不同类型的景区,对各景区的自然声景观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不同类型的景区中游客对于自然声景观需求的差异.
本文对健康建筑相关理论及评价标准进行文献研究,对比总结各国标准中适用于办公建筑的部分,提炼办公建筑健康声环境内涵;通过网络问卷,调查使用者对开放式办公建筑声环境的主观体验和现实需求;对沈阳地区典型开放式办公室进行现场调查,考察办公建筑声环境的现状;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总结和发现影响声环境健康性能的相关因素,为健康办公建筑的设计及标准制定提供基础依据.
城市声景观是城市景观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在塑造地域文化,确立地方感知方面,具有视觉景观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但是随着城市的急速发展,城市声环境日益恶劣,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留给人们美好记忆的声音正迅速消失.本文以天津市为研究对象,旨在发掘城市内颇具生态价值和人文价值的声景观及其特征.通过大量社会调查确定了158个需要保护的声景观的具体内容.为明确这些声景观的特征因子,依据提及次数以及声景观的可达性选择
低频声控制一般需要较厚的多孔吸声材料或较大背腔的共振吸声结构,性能受到成本和空间的限制.分流扬声器是一种新型的吸声结构,通过在闭箱扬声器两端连接分流电路构成回路系统,将入射声能转换成电能进行存储和耗散.由于结构简单、便于调节且几何尺度可控,分流扬声器在低频声控制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分流扬声器工作机理和研究进展,并指出存在的挑战和将来的研究方向.
城市路网连接用地,亦是车辆运行的载体,是控制交通噪声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仿真模拟,重点探讨路网间距通过影响交通通行状态,进而影响交通噪声的规律.首先,选取某研究路段,由交通微观仿真得到逐个车辆运行的实时数据;而后由单车噪声排放模型及噪声传播模型完成动态交通噪声模拟,获取噪声指标,并经由实测验证;最后,在交通微观仿真模型中,对研究路段中间增加垂向道路以减小路网间距,并改变其交通量,获得多场景的动态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