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能重离子诱变选育阿魏菇多糖高产菌及液体深层发酵研究

来源 :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5468529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能量15 keV、剂量1.2×1016 cm-2的低能N+束梯次注入、反复筛选,应用营养缺陷型筛选办法初筛、摇瓶发酵法复筛获得了2株菌丝体多糖产量较出发菌株分别提高了46.55%、75.14%且遗传稳定的阿魏菇多糖高产菌PFPH-1、PFPH-2.采用深层发酵法培养阿魏菇菌丝体,通过添加不同的碳、氮源、无机盐和改变pH检测菌丝体干重及胞内多糖的积累,发现阿魏菇深层发酵体系中有利于菌丝体生物量积累及胞内多糖合成的最佳组合为1.0%小麦粉、2.0%蔗糖、2.0%的黄豆粉、1.5%麸皮(煮汁)、0.2% K2HPO4和0.15% MgSO3·7HO2,最适pH为5.64.正交优化组合对阿魏菇多糖高产菌PFPH-2菌丝体胞内多糖积累有协同效应,组合后的发酵体系中菌丝体胞内多糖产量达到903.73±1.23 mg·L-1的最高水平.
其他文献
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的物理目标是精确测定中微子混合角θ13,需使用185 t 掺钆(质量分数0.1%)液体闪烁体作为捕获中微子的靶物质.经过对多种液闪溶剂和配体等的筛选,研制出一种具有透明度高、发光效率高、长期稳定、低毒、安全、不腐蚀罐体、低放射性本底等优点的掺钆液闪.经模型实验(750 L 掺钆液闪)长达2 年的表征,该液闪衰减长度达15 m(430 nm),发光效率是蒽晶体的53%,超过2
掺铈铝酸钇镥(LuAlO3:Ce 或LuAP:Ce)晶体是少数能同时满足高密度、快衰减、光输出较高的无机闪烁体之一,有望应用于脉冲辐射测量领域,提供更佳的时间分辨率.对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提供的Lu0.3Y0.7AP:Ce 晶体样品的发光特性进行了测量.分别在253 nm 高功率汞灯和60Co 源激发下,测量了晶体样品的激发发光光谱,得到晶体发光光谱中心波长在380 nm 左右.在紫外激光脉冲激发下,
使用西北核技术研究所自主研制的存储器辐射效应测试系统,选取了0.25 μm 工艺4M 容量和0.13 μm 工艺16M容量的CMOS随机静态存储器(SRAM),在西安脉冲堆进行了中子辐射效应实验,研究了CMOS SRAM 在反应堆中子辐射环境下出现的效应现象.两类存储器存储单元的翻转随中子注量的增长均无明显阈值.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认为两类深亚微米的SRAM 在西安脉冲堆的中子辐射出现了单粒子翻
利用加速器电子束处理工业污水是一个可选的途径.实验的目的是观察单独利用加速器处理污水和处理后再进行生物处理的联合效应.实验的方法是先对四类印染废水分六个时段用加速器电子束照射,结束后对每个水样检测;然后将预处理后的四个水样进行生物处理,再检测.实验的结果是:加速器单独处理平均CODcr 下降了70.04%,再经过生物处理下降了94.26%,效果明显.结论:电子束和生物技术组合处理印染废水的实验效果
铂-金-碳纳米管(Pt-Au/CNTs)纳米复合材料的辐射法制备,是在醇水体系中利用γ射线辐照使铂离子和金离子还原并承载到碳纳米管(CNTs)上.通过改变吸收剂量(从16 kGy 到70 kGy 的梯度变化)和添加表面活性剂的相关研究,得出了吸收剂量和表面活性剂在体系中对Pt、Au 的还原率,Pt-Au 沉积在CNTs 上的分布及其粒径大小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和元素能谱分析(EDS)对不
采用辐射交联、模压发泡的方法制备EPDM 泡沫,使硫化与发泡分步进行,避免了传统发泡过程硫化速率与发泡速率匹配的问题.研究了吸收剂量、发泡剂用量对EPDM 泡沫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制品的结构.结果表明,随着吸收剂量的增加,泡孔密度增加,孔径减小,泡沫密度先减少后增加,在20 kGy 时出现极小值,而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逐渐增加,并且在20~30 kGy 增加明显.发泡剂用量达到6
离子注入是近些年来新兴的一种诱变育种技术.2001 年广昌县白莲科学研究所以太空莲1 号、太空莲2号、太空莲3 号种子为诱变源,采用P+、C+、N+离子2 MeV、3 MeV 能量注入,开展了离子注入诱变育种研究并取得成效.试验结果表明,离子注入能延缓白莲种子萌发和生长,促进花芽分化,提高白莲M1和V M1 现蕾株率及单株现蕾数,并且其花型、花色、莲蓬、莲籽等均产生诸多变异,特别是莲子粒重变异明显
本工作从实验测量、模拟计算、理论分析几方面研究半导体器件的在不同脉冲宽度下的辐射损伤规律.对三种半导体器件进行了不同脉冲宽度下的瞬时辐射损伤实验测量,实验测量结果表明,辐射损伤阈值随脉冲宽度的增加而降低;建立了2 μm CMOS 反相器的模型,对其辐射效应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到了闩锁阈值与脉冲宽度的关系曲线;从瞬时辐射损伤机制入手,对辐射损伤的脉冲宽度效应进行了物理分析和模拟计算,给出了不同损伤机理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对于直肠癌术后,早期发现病变复发或转移所致的CEA升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既往诊断为直肠癌并经手术病理证实,术后常规复查CEA升高(收集标准:大于正常值3倍)的患者64例,全部病例均行全身18F-FDG PET/CT扫描,所有病例均经进一步相关检查(如肠镜、再次手术、多种影像学检查)或临床随访后证实,随访时间3~14个月不等,平均6
以MC-I 的抑制剂哒螨灵为母体,设计并合成了[18F]FP2OP.标记反应和HPLC 纯化的总时间约1.5 h,衰变校正后的产率约为55%,放化纯>98%.在正常小鼠中的生物分布结果显示,[18F]FP2OP 在心肌中有很高的初始摄取且有一定的滞留.注射2 min 后,心肌摄取值为(41.90±4.52)%ID/g,注射60 min 后,心肌摄取仍有(24.80±0.71)%ID/g.同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