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文化对中国现代化的启迪

来源 :第三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21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代在战国七雄中崛起,又在农民起义中覆灭,短短十几载,犹如昙花一现。然而,这个时代给我们留下了伟大的文化财富,博大精深、恢弘灿烂的秦文化在任何时候都是后世的重要借鉴。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 一、秦文化首先是对周文化的承传。 二、秦文化崛起于甘陕交界之地,发祥于陇西,并受“戎狄之俗”的影响,有着强烈的尚武精神。 三、法家思想是秦文化的精神支柱。 四、以西周以来的秦系文化为主体的秦文化有着极大的开放性和兼容性。 五、从秦建都咸阳起统思想文化的肇端,秦文化成了中国漫长封建社会里正对中国几干年的历史产生着巨大影响。
其他文献
本文拟以秦都咸阳和西汉五陵原地区形成的区域文化为重点,对其在哲学、史学和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文化内涵,以及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巨大贡献略作探讨,期以引玉。如有大谬之处,恳请
今天,建构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的重大课题。怎么样建设和谐社会?我们在将视角投向社会现实,深入地总结新中国建设经验的时候,也应当将眼光转向历史,在
会议
围绕津西集团(河北津西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引进阿赛乐钢板桩轧制技术,结合亚洲区域工程特点,在探讨具有津西特色的产品生产、研发之路的同时,分析国产热轧钢板桩的应用与
针对国标GB/T 28290-2012《电镀锡钢板表面铬的试验方法》中电解法关于电解的起点与终点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反应起点为电解曲线的第一个拐点,与该标准一致;但反应终点
对ISO/TC17/SC4第 58次会议的准备工作、主要内容和决议作了总结,详细介绍了ISO 683标准四个部分修改意见的讨论和我国提出ISO 4954∶1993的修订草案的讨论情况.供国内相关人
无论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还是从精神文明的层面来说,秦汉文化在中国历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不仅是因为秦汉王朝政治制度、行政体制和文化机制对于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有着原
古都咸阳,中华文化传承交流的秦汉都城,曾经对传统的“和合文化”之接续,起过重要的作用。 秦咸阳的兴盛时间毕竟是短暂的,对于传统文化,无论是继承、吸收、融汇、交流和弘扬方面,
本文针对秦末汉初之际的文化发展,从环境的变迁中及知识分子心态的转变,其所产生的“文化思维”观点,以探究“秦末汉初时期的文化思维”状况。
基于10B21冷镦钢盘条的技术要求,介绍了“转炉冶炼-LF精炼-方坯连铸-高速线材轧制”工艺开发10B21冷镦钢盘条的工艺要点.分析了试生产阶段产品的质量指标,并针对冷镦开裂问题
介绍了我国蓝晶石的资源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高纯蓝晶石的发展情况.通过对《高纯蓝晶石》标准的研究,有利于推动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促进产品结构升级、加强资源综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