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初八十年《春秋》学的成就与特色

来源 :第二届河北儒学论坛獻王治学精神暨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2ej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秋》学是宋代学术中的显学,学术史上对宋代《春秋》学的梳理和研究,多以孙复的《春秋尊王发微》为始,对宋代自建国至庆历初八十余年的《春秋》学则鲜有论述.这段时期的《春秋》学固然缺乏具体文献的遗存,但并不意味着这个时期的《春秋》学没有其成就和特色.考之于《宋史》的"志""传",这时期出现了不少热衷《春秋》之学(尤其是《左传》学)的士大夫、文人,也有不少专门的学术著作,反映出这个时期《春秋》学的总体成就.从解经方法来看,不拘泥于传统三传异同论,不对体例过度解读,而是强调联系现实,发挥《春秋》义理对现实政治的指导功能,是这时期《春秋》阐释学的主要特点.这些内容也应该是构成宋代《春秋》学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某些义理(如"尊王"说)的阐发也深刻影响了仁宗庆历之后《春秋》学主流思想的形成和走向.
其他文献
纺织空调自控系统中调节窗电动执行器,由于在自控系统中动作频繁,并且在潮湿粉尘的恶劣环境中工作,对其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由于动作频繁,环境恶劣,为了适应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在织布车间压缩空气做为重要的动力源,其耗量大,空压机装机功率大,运行费用高,进一步降低生产的成本,减少能源的消耗,
河间王刘德与淮南王刘安,这两个人,刘德是千古贤王,刘安是叛逆乱臣,按说不可相提并论.但从文化角度,刘德是《五经》奠基人,刘安是《淮南子》编著者,二人都代表着汉文化东方和
会议
《经义述闻》是乾嘉时代出色的学术著作,但是限于时代和社会的因素,其中亦有一些不可通之处.文章就《经义述闻》"如五器"条中对"五礼"的阐释进行重新探讨,通过文献的梳理,发
董仲舒立足于汉代政治的需要,在广泛吸收当时各家学说基础上对儒家经典及孔子思想进行了全新的诠释,构建了一个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庞大儒学体系.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一方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弘扬不止有一条道路选择,而自觉地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特别是从中国儒学那里获得滋养是不可缺失的路向选择.知道,中国儒学向来注重独立人格的培
在中国高等教育商科改革与人才培养中,实施新儒商工程,培养新时代儒商,既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面向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既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也
本文旨在就实事求是作为一种学术风气的出现,到实事求是作为重要治学思想的历史发展,再到实事求是升华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作一源流疏理.全文重点在于对实事求
汉书景十三王传曰:"河间献王德,以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加金帛赐以招之.繇是四方道术之人不远千里,或有先祖旧书,多奉以奏献王者.
会议
川西夫子刘沅,应世乾嘉道成,六代家学渊源,八年明师亲授,圭臬二帝三王,归宗老孔圣学;汇通三教真源,发明天良一贯;恒解四子六经,详注孔孟圣典;开创法言道坛,穷究天人之际;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