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点系统中微波可控的激发态共振

来源 :中国物理学会2013年秋季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lon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量子点系统中光辅助电子输运是凝聚态物理及光学领域热点问题之一。实验上,光仅仅加在量子点上;理论上指出光对称施加在导线或电极上与仅加在量子点上效果一致。然而,理论和实验上均未见关于光同时施加在量子点和两端导线上,对结构中电子输运性质影响的报导。
其他文献
Molybdenum Disulphide (MoS2) as representative and most explored two dimensional (2D) transition-meal dichalcogenides (TMDC),has shown remarkable optical properties during the past few years.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is an intrinsic property of light that has attracted attentions in many recent studies.Benefiting from the specific doughnut transverse intensity profiles and helical wavefron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PSCs)具有分子结构可设计、工艺简单、重量轻、成本低、可制备成柔性器件等优点,近年来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1].PSCs的光敏层通常由共轭聚合物给体(D)和富勒烯衍生物受体(A)的共混膜组成.
在金属基底上制备石墨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针对它的机理分析也很多,其中关于渗碳析碳机理和表面催化机理谁起主导作用一直存在争论;有人认为在低压CVD中表面催化作用起主要作用,在常压CVD中表面催化作用和偏析起共同作用[1],也有人认为偏析作用在石墨烯的制备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2],例如:在镍基底上制备石墨烯的机理是渗碳析碳机理,在铜镍合金基底上是共析机理,在镍锰合金基底上是互补性二元合金催
以无水乙醇为溶剂,以钛酸丁酯 (Ti(OBu)4)为前驱体,与无水甲酸 (Formic Acid)反应,经溶剂热处理获得淡蓝色TiO2溶胶。采用旋涂法在洁净石英基底上镀制单层TiO2薄膜,为了研究热处理温度对薄膜的影响,以此相同方式镀制若干个相同的样品,然后对薄膜样品在不同温度下分别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时间为1 h,在150℃-750℃之间,每隔100℃选定一个热处理温度。
通过两步法在普通载玻片上成功制备了具有六角纤锌矿结构且沿(002)衍射峰C轴择优取生长的ZnO∶Eu3+薄膜。首先利用CS-300直流磁控溅射镀膜机在载玻片上制备ZnO种子层,然后利用水热法在ZnO种子层上制备ZnO∶Eu3+ 薄膜。制备的样品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光致发光(PL)光谱仪、UV-分光光度计对样品的结构、形貌以及光学特性进行表征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Eu3+掺杂摩尔百
一种由单层碳原子成蜂窝状排列的二维晶体—石墨烯,自发现以来因其奇异的性能备受关注而成为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科学领域最热门的研究材料之一[1]。鉴于其显著的化学惰性、柔性、不渗透性和疏水性,可作为一种理想的保护膜,特别是保护金属在海洋环境下免于腐蚀方面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2-3]。
石墨中的同层碳原子之间以sp2 杂化形成共价键,呈六边型结构排列。在晶界处会有五元环和七元环来连接两侧。这种缺陷会破环晶体的对称性,电子在此处会有强烈的散射,研究晶界的性质对更好的理解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等低维纳米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石墨烯基于其独特的物理性质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石墨烯纳米结构对于研究石墨烯的本征的物性和将石墨烯应用到各种功能器件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发现了一种可控的纳米结构加工方法.相比于传统的微加工方法,这种新的方法采用石墨烯边缘作为模版,利用原子层沉积的方法在边缘有选择的沉积可控厚度和宽度的氧化物纳米带.利用氧化物纳米带做掩模,获得特定宽度的石墨烯纳米结构,比如纳米带、纳米环.这种基于石墨烯边缘的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