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水溶性离子组分特征分析-基于2014年北京市城区某点位持续观测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气溶胶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aw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内持续开展定点监测,分析2014年北京PM2.5中水溶性离子组分浓度水平及季节变化特征.本研究数据显示,北京PM2.5中水溶性离子摩尔浓度总的趋势是冬季高夏季低,与PM2.5质量浓度的季节变化同步;PM2.5中水溶性总离子的质量浓度占比为18%~30%,呈现明显的冬高夏低,说明冬季PM2.5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以离子态贡献的污染源排放增加,而夏季PM2.5浓度降低主要受益于水溶性离子组分浓度降低.二次无机离子SO42-、NH4+和NO3-之和占水溶性总离子可达67%~93%,最高占比出现在夏天.由于冬天燃煤取暖,排放的一次粒子和二次生成颗粒,共同导致了PM2.5污染加重,但燃煤排放的一次粒子中相当部分是可溶性离子组分,因此SO42-、NH4+和NO3-在总离子中的占比不大.在夏季二次无机离子占比升高,与夏季较强的大气氧化性以及太阳辐射强度有关,光化学反应充分将气态SO2、NOx等氧化为SO42-、NO3-,并进一步与NH3反应生成(NH4)2SO4和NH4NO3而积累.此外,夏季降雨对一次颗粒及各项离子的冲刷作用,有效降低了PM2.5及总离子浓度,除SO42-、NH4+和NO3-之外,Cl-等其他离子没有从二次生成而补给,因此二次无机离子的相对占比增大.
其他文献
MiRNA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lung cells, where they have been implicated in cell proliferation, apoptosis and differentiation which are key events in etiology and progression of fibrotic diseases.
会议
Daily PM2.5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 Beijing over four seasons from June 2012 to April 2013.Twenty-five inorganic elements were determined for each sample by X-rayfluorescence analysis.
会议
用1973-2010年四川盆地及周边46个气象台站(包括四川省14个及重庆市32个站)逐日降水、能见度等资料,及2001-2010年MODIS的卫星遥感的AOD资料,基于统计关系,分析了四川盆地及周边弱降水(0-1) mm变化趋势,及气溶胶与弱降水可能的关系。结果表明:(1)盆地年平均弱降水日/量均为减少趋势,弱降水日数的减少相较于降水量更为显著,达到平均每10年减少4%,其中重庆中南部、盆地西部
本文对2013年供暖期西安市19个采样点分属五个不同功能区的PM2.5中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及含氧多环芳烃(oxygenate-PAHs,OPAHs)、烷基多环芳烃(alkyl-PAHs)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其中∑25PAHs含量为23.5-574.3 ng/m3,远高于∑3OPAHs (3.2-73.2 ng/m3)的含量.其中
采用2013-12-01~2014-11-30大气污染环境监测分析仪和GC5000自动在线气象色谱仪对南京北郊大气中O3,NO2,NO,NOx,CO和VOCs观测资料,分析了周末与工作日O3以及前体物NO2,NO,NOx,CO和VOCs体积分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南京北郊存在O3体积分数工作日大于周末,而前体物NO2,NO,NOx,CO和VOCs的体积分数却是周末大于工作日的"臭氧周末效应",且
对流层臭氧(O3)是珠三角(PRD)值得密切关注的问题.香港是PRD的核心城市之一,也常遭受区域光化学O3污染.研究较高高度的O3,尤其是在山区,可以让人们深入了解区域性的背景污染物信息、BVOC对O3的光化学影响以及小尺度的气象因子(如山谷风)对O3的作用.2010年秋季,我们在香港的最高峰,大帽山的山顶(Mt.TMS)和山脚(荃湾,TW)同时进行了高强度观测,并捕捉到一个非常有趣的高O3污染个
在大中型城市中,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已经成为城市地区主要大气污染源.对街谷内污染物分布与扩散规律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城市冠层内空气的污染的形成机制并为相关部门制定空气污染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本文研究西安市和平路街谷内的PM2.5浓度及其影响因素,在2015年4月8~10日进行了街谷内PM2.5浓度、车流量、风速、温湿度等参数的日变化规律和PM2.5浓度空间分布规律的观测实验.分别分析PM2.5与单个气象
为探明西安市秋季灰霾天气条件下微生物气溶胶的特性,于2014年10月7日到23日两次灰霾过程期间,在西安市长安大学站点,采用Andersen六级撞击式空气采样器对细菌与真菌气溶胶进行采样,并对其浓度、粒径、种属分布以及其与气象因素的相关关系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在灰霾天期间,细菌与真菌气溶胶的浓度水平分别为1102.4 CFU· m-3~ 1736.5 CFU·m-3和1466.2 CFU·m-
采用并联浊度计法,2014年6月~8月,2014年12月~2015年2月分别在河北省衡水市饶阳县对夏季和冬季气溶胶的吸湿特性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显示,此地区气溶胶夏季和冬季的散射系数平均值为:381.32±248.53Mm-1和827.64±783.38Mm-1,处于河北高污染地区水平;此地区亲水增长因子f(RH=80%)在夏季平均值大于冬季,分别为2.89±0.70和2.00±0.63;在不同的
会议
Air quality in China, especially in Northern China, is notoriously poor and recently has becomean issu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ing social unrest.To examine regional pollution patterns, a PM2.5 (aeroso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