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WI(Wave Intensity)技术评价肺动脉狭窄(PS)患者脑血管紧张度的价值。方法病例组: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来北京天坛医院做超声检查的肺动脉狭窄患者17例,男7例,女10例,年龄10-28岁,平均(18.82±5.10)岁,根据右室压力高低分为三组:轻度PS组(右室压<50mmHg)、中度PS组(50mmHg<右室压≦左室压)、重度PS组(右室压>左室压),其中轻度PS组8例,中度3例,重度6例;正常对照组:选取同期来我院经体检、心电图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正常的健康者25例,男12例,女13例,年龄10-28岁,平均(19.28±5.28)岁。嘱患者平卧位,静息5分钟,分别于WI技术检查前测量二次、检查后测量一次血压,测值均输入电脑作为校正值。所有研究对象均选择右侧颈总动脉,设定跟踪位点后,血管回声跟踪系统自动测量动脉管径的变化。在M型模式下显示管径变化与血流速度波形,取心脏连续搏动五次的总体均值作为样本波形,保存数据。管径变化波形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经过收缩压和舒张压数值校准后,自动算出WI的各项参数,即第一个正向波峰(W1)、第二个正向波峰(W2)、心电图R波顶点至W1顶点的时间(R-1st)、W1顶点至W2顶点时间(1st-2nd)以及收缩期负向波谷面积(NA),另外所测得WI各项参数均经过时间(R-R)间期标化以消除心率对其影响。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检验。结果 1.三组PS患者WI相关参数与正常组结果比较,各组间的W1、W2、R-1st、1st-2nd值无显著差异,P>0.05;2.与正常组比较,中、重度PS组NA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PS组NA值升高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PS组比较,重度PS组NA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中度PS组比较,重度PS组NA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相关性分析在三组PS患者中,NA值随右室压力的升高而升高,二者密切正相关,γ=0.78(P<0.01)。结论 WI技术可无创性准确评价肺动脉狭窄患者脑血管紧张度的变化情况,肺动脉狭窄患者随右心室压力升高脑血管紧张度逐渐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