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以幼儿体育活动"热身操"的概念、"模型"(model)学习及"模式"(pattern)学习概念辨析为基础,探讨幼儿体育活动"热身操"创编过程中由"模型"(Model)学习转向"模式"(Pattern)学习中幼儿观察模仿学习发生的内在机制,教师教学方式及角色、幼儿学习方式及角色的变化,以期为促进幼儿"热身操"创编由"模型"(Model)学习转向"模式"(Pattern)学习提出可行性教育建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1.幼儿体育活动"热身操"的概念界定及核心价值探析本研究以幼儿体育活动"热身操"的概念:幼儿体育活动"热身操"(warm up exercises)是指在幼儿体育活动开始前,以一定的故事情节、音乐为背景,基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学习特点及动作发展与运行规律,采用游戏化的方式形成的身体动作组合,且有助于幼儿基本运动技能学习的专门性准备活动。2.幼儿体育活动"热身操"的创编思路:由"模型"(Model)学习转向"模式"(Pattern)学习2.1幼儿观察模仿学习过程的三维阶段模型幼儿体育活动"热身操"创编过程中幼儿观察模仿学习的三维阶段模型:幼儿的观察模仿学习过程的阶段可以根据时间维度(即幼儿动作学习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空间维度(即动作模仿、思维模仿和风格型塑)和动作学习的三种水平(即形似模仿、神似模仿和超模仿),基于这两个维度和三种水平的组合就形成了幼儿观察模仿学习过程的三维阶段模型。基于此模型,幼儿体育活动"热身操"的创编应从前期动作模仿的形似模仿阶段,逐渐过渡到中期思维模仿的神似模仿阶段,最终达到后期风格型塑的超模仿阶段。2.2"模型"(model)学习与"模式"(pattern)学习的解离与重构"模型"(model)学习是一种模仿或效法教师动作示范所提供的动作榜样学习,其基本特征是:学习者通过直接观察,快速而准确辨别教师示范动作的所有外在特征,并详细准确地复制示范者动作中的外在框架及动作细节,其关键要点在于快和准,类似于"形似模仿"阶段。而"模式"(pattern)学习是学习者辨识并发现教师示范动作中的动作运行规律并利用该规律自主解决动作学习问题的更高层次的学习,其基本特征是:学习者通过观察和模仿教师的示范动作,对其动作组合框架进行高度概括和抽象,结合自己已有的动作模型,应用概括和抽象出的动作运行规律进行创造性动作表达或问题解决,其关键要点在于快、准且新颖,类似于"神似模仿"阶段,甚至可达到"超模仿"阶段。二者既存在重叠也存在剥离,重叠体现在二者都需要教师动作示范,即它们的共同起点都是"模型"学习;剥离体现在后者在前者基础上,概括和抽象出教师示范的动作运行规律并创新出新的动作运行模式,体现出更高层次的动作学习。在此层面上,"模型"学习与"模式"学习可以说是一个动态的动作学习连续体的两端。其中,前者是起点,后者是终点,后者包括前者但又不局限于前者。2.3"模型"(model)学习转向"模式"(pattern)学习的内在机制由此可知,幼儿观察模仿学习过程的三个阶段是与直接观察模仿学习(即动作模仿-"形似")、(创造性)探究创造学习(思维模仿-"神似")和问题解决学习(风格塑形-"超模仿")是一一对应的.2.4幼儿体育活动"热身操"创编:"模型"(Model)学习转向"模式"(Pattern)学习的教育价值探析阐释了由"模型"(model)学习转向"模式"(pattern)学习过程中a)教师教学方式和角色的转变:由示范者转变为示范者+引导者;b)幼儿学习方式及角色的转变:由被动模仿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创造者及问题解决者四、研究结论及教育建议3."热身操"创编:由"模型"(model)学习转向"模式"(pattern)学习的教育建议3.1引导并强化幼儿"模型"(model)学习中身体动作组合结构及动作运行规律,形成稳定的运动动力定型3.2在已有稳固的动作组合结构基础上进行微调,形成新的稳固的运动动力定型,进行探究创造学习即低层次的"模式"(pattern)学3.3在模型学习及探究创造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把动作元素"打乱重组"或"混搭",形成新的身体动作结构组合新"模式",进行问题解决学习即高层次的"模式"(pattern)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