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发电条件下故障区段定位算法

来源 :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lien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布式电源DG接入配电网后,传统的故障区段定位算法不再适用。文章基于目前配电网广泛应用的电流保护和现代通信技术,构建一种实时的、分布式的多电源配电网保护平台,实现对故障区段的准确判断。保护以序电流加权和的综合电流幅值判据和基尔霍夫定律为基础计算故障线路通道,利用故障电流与负荷电流的相位比较原理进行故障线段的准确定位。利用移动Agent的主动性和分布式在线计算功能,可以实现对配电网有根树状结构的故障搜索,并对故障通道的方向和故障区段进行判定。提出了移动Agent的工作流程,并对基于以太网和61850协议的保护平台进行了算例分析,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保护的实时性、可靠性都有较大提高。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潮流控制及最优潮流原理,建立含SSSC的最优潮流模型,该模型以发电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将SSSC对网络的影响以注入功率表示,并将SSSC支路的功率约束方程、SSSC输出电压幅值、相角变量约束引入到最优潮流中,并应用直接非线性原-对偶路径跟踪内点算法进行优化求解,通过算例验证模型算法的有效性。
混沌优化算法是将混沌变量线性映射到优化变量取值空间,它利用混沌运动的遍历性和自身规律不重复地进行全局寻优,可有效避免搜索陷入局部最优解,是一种新颖的直接搜索算法。本文通过混沌变量初值永不重复的迭代得到相应的混沌变量,在相应范围内进行寻优得出最优解。针对输电网络网架的扩展规划这样一个复杂的组合优化问题,建立相应的多目标数学模型,尝试采用混沌优化算法求解。该算法用于18节点系统的计算结果表明,混沌优化
随着分布式电源DG 不断接入,传统的单一电源、辐射型配电网转变成一个多电源网络,传统的以辐射网为前提的保护原理变得不再适用。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配电网保护策略--分布电流保护策略,基于电流幅值的故障段搜索方案,即在将各段末故障的短路电流作为整定值来确定故障小区域。该方法除了分辨率较好外还有一个好处是,利用IR 初定一下故障小区域能够极大的缓解故障后网络通讯量,以免产生网路堵塞。本文提出了基于分布短路
本文提出一个基于多智能体(Agent)的保护信息综合故障判断系统,通过变电站级的中央系统对分布式节点验生活智能终端(IED)的保护信息和动作过程进行综合处理,利用Agent 执行目标任务,最终完成基于实时的最小单元的快速故障隔离功能。该方案利用通信网络采集区域范围内的信息资源,采用多Agent在线对相关节点进行任务加载和逻辑运算,进行动态信息搜索及相关故障特征量的分析,完成广域范围内的综合故障判断
目前随着微机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利用高采样率的交流采样技术来获得电网故障时的暂态信号己经可以实现.小波理论能够提取出信号在各个时频区域的特征,成为分析暂态非平稳信号的有力工具,从而为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时的暂态信号处理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算法支持。因此将故障选线的研究方法由稳态分析转向暂态分析,研究基于小波理论的故障判断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节提出了利用相-模变换量,对其进行小波变换,由小波
随着核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例的增加,核电站不可避免要进行负荷跟踪。本文建立了压水堆堆芯的非线性模型,取代了以往采用局部线性化的模型,同时,计及了堆芯功率变化时,物理和热工参数的变化;本文采用模糊PID控制器、模糊控制器、PID控制器三种方法跟踪堆芯功率,对仿真结果进行对比显示:模糊PID控制器,不但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也具备很高的稳态精度;另外,以PID控制为例,对负荷跟踪过程中反应堆芯内的物理过程
提出以带精英策略的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求解多目标输电网架重构问题,具有不需要将多目标转化为单目标问题的特点。通过以快速非支配排序、个体拥挤距离构成虚拟适应度协调各目标函数的关系,实现了带分区优化与计及热启动时间约束的多目标网架重构算法。IEEE 30节点算例比较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目标空间上分布均匀,收敛性好,计算复杂度显著降低。
针对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配置问题,采用小生境遗传算法进行了系统配置优化,结果表明在满足负荷用电要求的前提下,互补发电系统的经济性能优于单一的风力发电系统和单一的太阳能发电系统。
本文应用BP神经网络算法逼近任意连续非线性函数的能力,给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控制方法,采用三层前向网络,动态BP 算法,实现了对锅炉汽包水位的控制,使水位达到平衡。仿真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的锅炉汽包水位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响应速度快,稳态精度高,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信息融合技术是伴随着战争的发展而兴起的一项新兴技术。该技术协调多个传感器提供的信息,消除信息间的冗余和冲突,相互互补,获得对问题的一致性描述。常用的信息融合方法具有针对信息源处理的方法、基于概论和统计模型的方法、基于规则推理的方法三大类。但在处理复杂问题、为了获得更高的精度时,信息技术融合的各种方法经常也被融合使用,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以有效地方式融合各类信息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