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衛星影像與拖曳式水下載具照片量測海底深度

来源 :2008海峡两岸遥感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deonk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底水深之量测,通常使用船载侧深仪,但在浅水地区地形变化相对显着,声波探测范围与深度成正比,因此并非一种有效的方法,船只亦有搁浅的危险,而在遥远地区,船只不易到达,也就没有水深资料。使用遥测方式测水深,适用区域为水质清澈且深度不超过20m。 本文研究区域为台湾南部南湾海域,使用福卫二号及拖曳式水下载具(V-Fin)照相机拍摄之影像,以可见光部分穿透水体以及水吸收蓝绿光波段差异之特性,蓝绿光比值会随着水深增加而上升,进而测绘出海底水深之分布。福卫二号彩色影像有蓝、绿、红及近红外波段,地面解析度为8m,且卫星接受到的辐射量会受到水表面反射及大气散射的影响,经过大气校正后得到来自水体的反射率来推算深度,而水下照相机不包含水表面及大气的影响,所以再以水下照相机拍摄之照片作较细部海底深度的量测,最后再以实验所得结果与潜水人员实际测量之深度做比较。
其他文献
数字镇江三维可视化应用平台通过整合镇江市空间基础信息数据,实现城市地形、建筑、河流等多类信息数据的测览显示与查询分析。本文详细阐述该平台建设的技术路线,建设原则,功能模块等方面的设计思路.与传统二维平面GIS相比,数字镇江三维可视化应用平台突破平面地图对空间描述二维化、三维空间尺度感差、没有要素结构与纹理信息等诸多限制,通过对真实地形、地物、建筑的数字化三维模拟和三维表达,提供给使用者一个与真实生
本文通过地籍图和地形图成果的分析,结合地籍图和地形图对引用成果的要求,探讨了在地籍图和地形图更新测绘中已有成果相互引用的方法,为地籍图和地形图测绘提供参考意见。
本文主要从宏观控制、统计汇总、微观控制三方面介绍了大比例尺地形图外业检查工作。当这些工作完成后,还有一个关键工作就是总结的工作。一幅图的检查完成后要及时的做好检查记录,并和作业员进行沟通,指出工作中的不足,以有利于作业员工作能力的提高,测区检查结束,在做好技术总结的同时,还要做好每个作业员和作业队的质量分析报告,以利于整个队伍的质量提升。
通过综合分析勘测定界工作业务流程和变更调查数据库的相应优势,提炼总结经验方法,通过CJHJ和ArcEngine组合进行开发.研究结果:设计和研发了一套集分类面积计算、界址点生成、成果自动输出为一体的内业自动化系统.
本文介绍了外业利用交会法补测地物的方法和误差产生的因素及减小误差的方法。外业分析航测数字化地形图,选取合理地物目标,运用交会法、极坐标法、或单点定位法,剔除或减少影响精度的因素,更准确的补测地物,从而减少采取仪器补测的繁杂工作和成本开支。
本文探讨了基于AutoCAD 2011平台下MDS数据编辑系统的实现方法和技术,提出了适用于地图编辑、管线探测、房产测绘的系统设计和功能实现,并对系统功能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这篇文章介绍了RIA的概念,分析了RIA三大开发平台FLEX、Silverlight、HTML5各自的优势和不足,结合当前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势,建议将HTML5作为未来ArcGIS Map ArcGIS地图应用开发的首选.
GIS元数据在不同领域和不同组织上概念的区别、以及元数据格式和主要功能,并详细阐述了GIS Portal工具的应用.元数据编目是GIS Portal的应用基础,用户根据元数据提供的格式信息,使用GIS Portal获取网络上发布的空间数据,并通过不同的方式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浏览,下载,访问数据所在网页等操作。
本文旨在探索多级空间分辨率之间遥感信息尺度转换规律,通过定义等效参数实现遥感信息的尺度转换,建立起具有普适性的尺度转换模型,为获取代表像元尺度上的地表真实值做贡献。围绕此目标,首先从尺度转换成因分析入手,通过对不同途径尺度上推的遥感信息的对比研究,定量的分析了不同尺度信息源表达同一客观事物的差异,然后从数学形式上对空间尺度效应进行了理论推导及分析。为了有效估算像元尺度上地表真实值,对大尺度聚合输入
本文针对3DGIS应用中大规模场景处理与高效显示的需要,提出一种多通道的渲染算法-GMCR。该算法基于分布式机算机体系结构,将3DGIS数据分别存储在不同的计算机节点上实现并行渲染处理,一方面降低了因数据共享给网络通信的带来的额外负担,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中的计算资源提高渲染能力。整个机群位于同一局域网内。系统采用Master/Slave结构及基于TCP/IP的网络通信。由Master节点向S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