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清纱技术和电子清纱器

来源 :2003年全国棉纺织技术(学术)年会、中国棉纺织技术信息网第一届专家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ilep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UQC型电子清纱器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多种方法对主要工艺性能进行了测试,并提出应加速国产新型电子清纱器的开发研究。
其他文献
结合生产实践,分析了竹纤维的性能特点,对影响竹纤维氨纶包芯纱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工艺试验,探讨了提高包芯纱质量的有效措施。
近年来,由于纺织市场供大于求,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生存求发展,必须走不断开发新品种,提高产品档次的道路。为了适应市场的要求,提高产品档次,增加企业效益,某公司在去年成功地开发了涤粘毛混纺包芯纱系列产品,产品质量达到较高水平。由于产品质量提高,受到客户的欢迎,现已形成稳定的供求关系,为公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就涤粘毛混纺包芯纱的生产实践进行论述。
竹纤维是采用竹子制浆生产的纤维素纤维,具有其他纤维无法比拟的天然抗菌、吸湿、凉爽等优良性能,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纤维,迎合了当前的消费时尚。某公司采用上海月季化学纤维公司生产的竹纤维,生产出竹纤维纯纺纱等系列产品,品质优良,市场前景看好。本文将竹纤维纯纺纱有关生产经验进行介绍。
根据市场需要,某公司开发了CJ120s特高支纱,整体质量水平达到97公报5%~25%水平,受到了客户的充分认可。该品种已扩至2万锭成为企业的经济利润主体,被企业订为“一号品种”。本文就CJ120s的纺纱生产从人、机、料、法、环五个环节对此作一综述。
本文介绍了涤纶长丝与莫代尔包芯纱的纺纱原理及纺纱方法,分析了modal纤维的性能特点,结合生产实践,对影响modal/涤纶长丝包芯纱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工艺试验,探讨了提高包芯纱质量的措施。
某公司为适应市场要求,刨造最佳经济效益,在产品结构调整中,积极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打造新品牌。通过反复试验,顺利开发出大豆蛋白纤维纯纺、混纺和弹力纱系列产品。本文以14.6tex大豆蛋白纤维纱为例,将大豆蛋白纤维的纺纱开发过程及技术要点进行介绍。
根据市场需要,某公司开发了莫代尔(modal)系列产品,具体产品有纯莫代尔48s、50s,普梳与莫代尔混纺21s、28s,精梳与莫代尔混纺25s、60s等,并织成坯布,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就精棉与莫代尔混纺60S(混纺比为50/50)生产实践作一分析和探讨。
分析论述0.8D细旦涤纶纺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技术措施的改善,优化工艺参数,使得问题得以解决。
本文介绍了赛络纺复合纱的生产原理及其方法,通过工艺试验,分析了工艺参数等因素对所纺复合纱质量的影响,探讨了提高复合纱质量的措施。
纱线条干均匀度的检测方法目前主要有乌斯特均匀度仪检测法和目光检测法等。乌斯特(Uster)均匀度仪检测法是应用电容原理检测纱条不匀率。它对检测试样各段的湿度均匀程度以及试验环境条件要求较高,且不适宜对不同介电系数的纤维混纺试样检测;同时其检测结果反映的是纱线截面内纤维的多少,不能准确反映纱线的外观质量。黑板条干(目光检测法)通过眼观纱条在黑板上形成的阴影,记数棉结等指标来评定纱线外观质量;但目光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