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建设征地移民生产安置方式探析

来源 :商品与质量·房地产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qt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主要对当前形势下以农业安置方式为主的水电站建设征地移民生产安置方式现状从其存在的原因以及所受的冲击两方面进行探析,可为水电站移民生产安置方式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水电站;移民生产安置;农业安置方式;非农安置方式;探析
  1.有土从农安置方式的由来及优缺点
  1.1有土从农安置方式的由来
  所谓农业安置方式是指农村移民搬迁之后,通过采取调剂安置区当地居民耕地等土地资源,仍以土地等生产资料作为生产安置人口安置的基础,不改变其原有的生产模式,在此基础上以传统农业为主,并通过开发和利用安置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资源,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大棚蔬菜等种植业,以及林业、水产养殖业、畜牧业等,从而给移民提供一个范围较为广阔的以土地为基础的安置渠道。
  根据《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中第十三条提到:“对农村移民安置进行规划,应当坚持以农业安置为主,遵循因地制宜、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保护生态的原则……”。
  在《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规范》(DL/T5064-2007)中也明确提到:“移民安置方案应在移民环境容量分析的基础上,以农业生产安置为主对移民安置起主导作用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方案比选,拟定移民安置方案。有条件的,可采用其他途径安置方式……”。
  1.2有土从农安置方式的优缺点
  一直以来,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农村移民生产安置的方式均是采取以土地为基础的固有生产安置方式。在实践中,确实也做到了:“移得出,稳得住”,部分还做到了能很好的发展,这是一种被实践所证明了的比较稳妥、可靠、可持续发展的水电站移民生产安置模式。但随着2003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规定了土地的承包期均为几十年不等的较长年限,土地生产资源承包到户,面散且时间长,导致从农户中调剂土地工作变得难且复杂;同时,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收入水平结构的不断变化以及土地资源的越来越稀缺等,给调剂土地工作又提出了新的挑战。
  另外一方面,目前农村青壮年多以外出打工为主,对农业生产技术越来越生疏,对土地的依赖程度亦越来越低,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为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他们为了后代的教育、发展等考虑,考虑更多的是生活安置点的区域地理位置,比如更倾向于生活便利、工业等就业务工机会较多的地区进行生活安置,大部分希望能够进城镇化安置或是在城乡郊区安置,而对土地资源配置方面的思考与要求越来越小。因此,传统的固有的以农为主的生产安置方式也正在经历和承受着不断的考验与冲击。
  本文就当前形势下对以农业安置方式为主的建设征地移民安置方式的现状进行探析。
  2.以农为主移民生产安置模式当前面临的困难
  2.1土地筹措困难
  根据2003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第二十七条规定:“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七十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经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延长。”所以,耕地等土地资源承包到户后至少三十年不会更改,这对调剂土地的工作是个巨大的挑战,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由于土地资源均承包到户,承包期限又长,调剂面分布得广而散,调剂工作量变得大而困难。同时,被调剂土地资源的居民思想波动亦较大,总是在愿意或是不愿意间徘徊,大多数都有从众心理,影响涉及当地的干部需做的思想工作量都将是非常之大而艰辛的。
  调剂国有土地和利用当地的土地后备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也是移民生产安置土地资源获取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各地土地被不同程度的开发、利用,国有土地不是被建设了就是被替换、承包到户了,各地村集体基本已没有机动的集体土地,这种原本属于较容易被调剂利用的资源正在逐渐减少和消失。同时,随着各地土地利用规划程度的逐年提高,土地后备资源越来越多的被开发利用,大量的耕地资源被退耕还林,每年国土部门都需开垦大量的耕地,以完成耕地占补平衡任务,各地的土地资源正呈逐年大量减少趋势,很多地方根本就已经没有任何土地后备资源,可开发整理的宜荒地都越来越罕见。这个现状,对调剂土地工作无疑是雪上加霜。
  2.2移民发展空间有限
  全国耕地等土地资源分布极其不均匀,以农为主的生产安置方式对移民生活安置点选择带来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是全国耕地等土地资源不仅在大的地理位置分布上差异较大,哪怕是在同一个县不同的乡镇或是同一乡镇的不同村人均耕地资源拥有量差异都很大,人均耕地高的地方很高,低的地方很低,但很多人均耕地水平高的地方经济状况普遍相对要差一些;另一方面是同一地区,交通相对便利、经济相对较发达等地区由于工业园区、房地产开发等土地利用规划的增多,人均耕地越来越低,而偏远一些的山区由于经济开发类等项目的建设相对较少,人均耕地拥有量的保有量要高出很多。如果采取以农安置为主的生产安置方式时,势必二、三产业发达区、有较多务工机会的城郊区因耕地等土地资源少而被排除和放弃。转而选择有较多耕地资源的相对较偏远些的地方进行移民安置,这虽然有利于移民的长治久安,也没有改变其原有的生活环境与就业模式,生活与交通条件由于重建而有所改善,较原来生活、生产均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也间接的影响了移民从事二、三产业的更便利机会。特别是,随着时代发展,农村里的年轻壮劳力普遍受过一定的文化教育,具备一定的从事其它行业的技能,对环境的适应力已大幅度的提升的情况下,农村人口的主要收入來源已逐渐由农业向其它收入转移,外出打工收入早已成为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在这种农村社会发展趋势下,农村移民更趋向于将其安置到近县城周边,或是进城安置,对土地的依赖与需求程度已不如原来的那么高,为其配置几分菜地也已足够。部分移民对生活安置点的重视远高于以农为主的生产安置方式的选择,这对以农为主生产安置方式的实施带来不小的压力。由此可见,以农为主的移民生产安置方式在一定程度了限止了移民生活安置点的更理想选择,发展空间受限,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其局限性。   2.3经济社会发展给移民提供更多选择
  同时,农村的各项工程项目越来越多的开发兴建,土地资源显得愈发紧张,人均耕地拥有量指标呈不断下降趋势。在经济相对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尤为明显和突出。如:各农村在当地开辟了特色农产品产、销等一条龙渠道,大力发展大棚种植,开办农家乐等产业。其仅有的土地资源得到了很好的开发与利用,且交通便利,不愿意将该些土地资源调剂出来给移民用作生产安置。例如:2009年初完成预可报告的江苏竹海抽水蓄能电站,由于其地处苏南经济发达地区——宜兴市,农村农家乐等产业甚是发达,虽然整个电站征收总土地面积为3918亩,涉及的生产安置人口也仅418人,但由于当地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以及在考虑对本工程生产安置移民进行以农为主的生产安置方式时,由于安置区当地村民均不愿意调剂出土地,困难和阻碍重重,导致调剂出耕地等土地资源作为移民安置的生产资料困难,这也成了该项目最终未能启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同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差距正在不断缩小,农村人口的收入水平逐年提高,土地资源调剂款的吸引力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很多农村居民对调剂土地费用的渴求不高,自然对被调剂土地等资源持无所谓,甚至是拒绝的态度。而这一类人群往往是对土地资源依赖程度不高,适合被调剂出土地资源的对象,这就需要干部去做大量的思想工作。而纯以农业为生部分的农民来说,农业是其的生存之本,一般都不愿意被调剂土地,其也不适宜被调剂出土地资源,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计。且每户农户被调剂出的土地又不宜太多,往往需要选定那些人均耕地拥有量较高,对土地资源依赖程度较低的农户家庭中去调剂,又要保证被调剂出土地资源的质量,其工作的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3.其它安置方式的优缺点
  目前,其它安置方式主要有自谋职业、投亲靠友、养老保障安置、进企业安置、长效补偿等等安置方式。这些安置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调剂耕地的困难现状,以及对生活安置点的制约影响小,提高移民非农业收入等的优点。但该些安置方式由于有安置风险高、部分移民难适应、保障程度不高等缺点,且均有其特定的前提条件与要求,或尚不具备普及性,或尚不能为大多数移民所接受等原因,未能在大多数水电站工程中进行普及。尚需作进一步的适应性与详细化研究,有待时间和实践进一步证明,使其尽快成熟,才有可能逐渐改变以农为主进行生产安置的主导地位现状。
  3.1安置风险高
  其它安置方式存在安置风险高的缺点。水电站由于其固有的属性所决定,往往对居民和土地的淹没量大且集中,影响涉及的搬迁安置移民往往很集中,数量较为庞大。另外,被影响的移民受教育程度、所掌握技能等均参次不齐,如果将该水库移民均一刀切均进行无土集中安置,如进城镇无土安置等,将会造成为数不少的农业人口失业,整日无数事事,而其本来自给自足的现状亦被打破,每天都必须发生必要的消费才能解决温饱问题。与此同时,尽管采取养老保障或是长效补偿的方式,解决了移民的口粮问题,但大量的移民若被集中安置在某个区域,由于年龄或是缺少一技之长、所受教育有限等原因,未就业部分移民势必会因为空闲而惹出事端,这对社会安全、稳定等方面均埋下了很多的隐患,既不利于移民的长远经济发展,更不利于移民的长治久安和社会和谐,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移民安置的风险。
  3.2安置后难以适应
  其它安置方式有可能不为大部分农村移民所适应。水电站影响的移民大部分分布在較偏远的山区,由于其所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就业技能欠缺等原因,对农业安置外的其它安置方式较难适应。到了一个新的安置区域,大部分移民原本对新安置点的环境适应度与耕作制度、种植模式等的适应度就均存在一定的困难,就需要通过一定的培训来弥补和增强。更何况是彻底改变其原有的以农为主的就业模式,那么对于大部分农村移民来说是一种新的极大挑战。在农村移民搬迁安置人口中有一技之长,能够自谋职业,并能够长远发展的人毕竟是少数,若将大部分移民均采取自谋职业安置,那么一方面可能会导致无技能之长的直接失业,整天闲赋在家,只能靠征地补偿费或是长效补偿的费用度日,这一定程度上会使该部分人员造成思想上的焦虑,患得患失;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经验的缺失,造成部分移民盲目选择经商等途径进行投资而失败,其生活连生计都可能会成为问题。真正进企业安置等能够适应下来的仅仅是部分移民人口。因此,其它安置方式对农村移民人口缺乏普遍适应性。
  3.3安置后保障性不强
  以农为主的安置方式,对农村移民起到基本保障的作用,不仅仅从农业经济收入上有保障,还从其工作方式上得以保障。而其它安置方式,若采取养老保障或是长效补偿等方式,虽然从收入上有一定的保障,但从劳力活动方面不一定能够兼顾,只有耕作技能、又有一定年龄的人口可能就会自此失业闲赋在家;若是自谋职业等安置方式,其凭其一技之长,虽然就业了,但由于其创业的不可预见性,若失败,其连生计都可能会成为问题,缺少一个基础的口粮保障。由此,以农安置的稳妥性和非农安置的不保障风险对比愈加的明显。
  4.结论及建议
  可见,以农为主的生产安置方式是水电站移民安置某种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其存在与其特定的历史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有必然联系,其是一种被实践证明了的“移得出、安得下、能发展致富”的安置方式。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主导地位正在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冲击,调剂耕地等生产资料越来越难,对移民生活安置点的选择也呈现越来越大的局限性。
  同时,现有的其它非农安置方式,由于其存在较大的风险性、移民的不适应性和对移民的不保障性等方面的问题,不同程度显现出其的不成熟性。
  面对这种现状,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探析研究其它的更适合的开发性移民生产安置方式,同时将该些方式通过不断的研究、论证、完善等途径使其日趋成熟,日渐克服其存在的缺点,最终完成其它非农安置方式代替以农为主的安置方式的历史模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国务院471号令);
  2.《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规范》(DL/T 5064-20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其他文献
文章总结了金沙江下游水电移民工作协调机制,可以说,协调机制在推进金沙江下游水电建设,尤其是移民工作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效显著,提出了金沙江下游水电移民协调机制的成
【摘 要】在当今企业中,青年是企业的生力军。充分了解青年员工的思想状况,对症下药,从而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充分展示他们的智力和技术优势,不断创新,发挥青年员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生力军作用。为企业的进步做贡献。  【关键词】青年;企业;生力军;作用  十七大明确指出,企业的发展方向,事业的兴衰,关键在于人。科学发展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想要使企业稳步快速的发展,就要依靠人才,特
2020年,由于各种因素影响,世界经济形势发展呈下降趋势,传统外贸受挫,却促使着跨境电商逆势迅猛增长,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暴增,出现跨境电商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这一年
  贵州是一个水资源开发大省,为地方和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水库工程的建设也对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加快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中的社会评价有助于深化对水电建设项目导致的社会冲突和问题的研究,有助于系统调查和预测水电工程在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过程中问题的研究分析,并提
  通过移民安置来促进城镇发展是对白鹤滩水电站巧家县移民城镇化的一种有益探索。在新形势下,移民安置要借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契机,实事求是适应城镇发展的需求,把移民的发展和
  本文结合绩溪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补偿费用概算编制内容和处理方法,谈了移民政策性强,需全面掌握各种政策并合理运用;各专业项目按初步设计阶段深度要求开展勘测设
  本文从水电工程移民安置规划设计中实物指标调查、移民安置环境容量分析、移民工程规划设计、移民实施过程中的数据管理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以3S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技术应用
  本文主要针对目前水电项目规划设计中遇到的关于江河两岸部分土地权属界定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对策。
在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背景下,本文选取经济表现最好、 生产性服务业最为发达的东部8省市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回归方法,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环境污染之间的作用关系.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