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聚式微带混合环馈电的宽频带平面螺旋天线

来源 :2002海峡两岸三地无线科技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将内聚式微带混合环作为巴伦结构直接应用于平面螺旋天线的馈电设计.在26﹪的频带范围(1.7~2.2 GHz)内天线具有良好的阻抗和辐射特性,而整个无线馈线结构的厚度减薄至22mm(约λ/7~λ/8).
其他文献
对于企业拥有重要设备并且须要持续运转不能暂停者(尤其是多种设备、分散各处者),集中监控系统是企业缩减维护人力与提升运转品质的重要工具.无论是使用通用的市售软件或是专门开发的监控系统,基本上大多能提供整合各设备告警显示与基本的操作界面,并透过直接连结或者网络界面达到将各设备集中于RMC(远程监控中心)集中监管的目的,某些系统则会以Dail-In或者Internet登入的方式提供更弹性的管理机制.但对
移动通信系统对线性功率放大器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分析并设计了一应用在UMTS频段(2.11~2.17GHz)的低噪声高线性放大器,用来放大WCDMA前馈线性功放中的失真信号.采用负反馈技术使最小噪声性能和输入输出匹配同时实现,达到较小的输入输出驻波比,并应用低频低阻抗偏置终端来提高ⅡP3,减小放大器的互调失真,两种技术的适当结合来满足前馈功放系统的要求.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同轴探头现场测量复电磁参数εμ的新方法——变频率法.对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若干关键技术做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应用线性插值技术来修正电磁参数随频率的变化,使用拟合技术来克服测得反射系数的随机误差对电磁参数提取的影响,建立多频率点上电磁参数的矛盾方程方法来减少参数提取时所产生的伪根等改进技术,从而使之能够用于实际测量.通过对具体样品的测量证明了改进技术的合理性及有效性.
本文从分析比较微波并联FET分布式放大器与串联单级分布式FET放大器性能入手,通过对放大器增益函数分析,推导单级、多级放大器参数与增益的关系,确定放大器以及外部电路参数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提出一种新的基于串、并联混合的混合式分布式放大器.与传统分布式放大器相比,该结构形成的放大器具有较高的增益和较宽的带宽.
本文介绍了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采用的超线性射频功率放大的技术方法,并对前置反馈式、后置反馈式和预畸变式等不同线性化技术方式的原理、性能及其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近年来,主动式电感已经成功地在数百MHz的频段下被实做出来.主动电感之所以比螺旋式电感更加吸引人的地方在于他所占的晶片面积较小、较高的Q值以及可以调整的电感值.在此计划中,我们提出了一个在HSPICE下模拟出来的串叠组态的主动电感,此电感之工作频率为2.4GHz,消耗功率为8.98mW.使用此主动电感,我们另外设计了一组共闸极组态的低杂讯放大器.此放大器工作在2.4GHz下时具有19.2dB的功率
本文基于分解外推(SPE)技术和矩量法(MOM)相结合快速预测矩形介质柱体的雷达散射截面积(RCS)的频率响应.首先在一组粗网格下采用矩量法对矩形介质柱体的等效电流积分方程求解,得到介质体在某一给定频率入射波照射下的一组表面极化电流,然后通过分解外推技术获得介质体在这一频率入射波照射下对应的细网格表面极化电流,进而计算出RCS.计算结果表明SPE-MOM能较好地逼近MOM计算的曲线,从而证实了新方
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应顺及学术与实用的双重任务,以行动通讯(Mobile Communication)为例,相关科技研究之进步一日千里,产业得以蓬勃发展,同时提升人民生活的品质,可谓一举数得.学术为人类文明之进步而奉献,但产业必须考虑技术之经济效益有所取舍.两岸三地发展无线通讯科技除扎根与自主等考量之外,宜慎重选择发展项目.无线通讯系统追求轻、薄、短、小及高效率、低功率等特点是为必然之趋势.同时,迫于
通常,波导和同轴线谐振传感器都在主模谐振状态下工作.我们采用角锥喇叭作微波无损检测传感器时发现,背接介质和短路板的角锥喇叭会出现谐振现象,而且不是主模的谐振,而是半开放谐振腔中的高次模谐振.本文在直角坐标系下建立了角锥喇叭高次模电磁振荡的时域有限差分(FDTD)模型,讨论了喇叭探头FDTD模型相关参数的选取原则,计算了喇叭内的场分布,计算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相当一致.
螺旋天线是一种应用很广的圆形极化天线,具有较宽工作频宽的优点.螺旋天线之辐射方式属于行进波式的结构,其排列结构属于阵列方式,可视为多个圆圈阵列起来,通常圈数越多,其指向性越高,增益也会越高.本研究中以IE3D分析天线之特性,并实际制作完成天线,量测其VSWR(or Return Loss)、Pattern…等特性.由研究结果发现,所研制之螺旋天线,天线频段范围为1.6~2.6GHz,在应用上已涵盖